大姨父三言兩語說到了養雞的事情。

“辰辰,我請村主任吃了頓飯,村後面那幾座荒山也談好了。等春節回去以後,就去村上籤合同。不過你那兒一年需要多少雞,大概說個數,我心裡也有個準備。”

方辰想了想,光原來的這家店,每天消耗的走地雞少說也要三四十隻,年後三家分店開起來,每天至少要賣掉100150只雞。

更別說方辰暑假肯定還有新的擴張計算,所以養殖基地的走地雞,肯定是多多益善。

方辰大概算了算,說道:“一年少說也要十萬只雞。”

聽到這話,大姨父臉色有些沉重,一年十萬只雞,按照走地雞最短半年的生長週期,需要同時散養五萬只,這可有不小的難度。

散養雞和雞舍裡面養殖肉雞可不一樣。

要是雞舍養殖,根本不用包山,自家幾畝地建成雞舍都夠了,但是那些雞被關在一層又一層的籠子裡。

從出生到死亡都沒有離開過腳下方寸的地盤,肉質怎麼可能好吃。

散養雞需要控制雞群的養殖密度,土雞有了較大的活動範圍,經常運動,才能讓雞肉更加鮮美。

大姨父村後面荒山面積很大,所以他並不擔心地方不夠,就那幾片荒山,少說也要上千畝,養五萬只雞肯定沒有問題。

大姨父主要擔心的還是成本,同時養殖五萬只雞,養雞

成本不是個小數目。

他們家裡現在只有十萬存款,這些錢包山、建雞舍都不夠,更別說買雛雞了。

而且雞的數量越多,萬一有個什麼傳染病,大片大片的雞病倒,那對於大姨父他們家而言,就是天大的損失,利益和風險並存啊!

“能不能先養幾千只試試,我怕養太多沒有經驗,再出個什麼狀況就不好了。”大姨父擔憂說道。

方辰想,如果只是幾千只雞,這些雞長大也是半年後了,可能都不夠方辰這裡一個月的銷量,原材料供應不足,店鋪如何實現盈利?

到時候可能還得讓大姨父到處收雞,或者就得找別的土雞養殖戶去合作。

“大姨父你不用擔心,咱們這個土雞養殖基地,最好一次性到位,如果養雞有什麼困難,我可以幫你們一起想辦法,不管是資金上還是養殖技術上,我都能想辦法解決。”

白成武看著方辰,猶豫了很久,最後還是答應了下來。

這時候,時間已經快到八點了,大舅一家姍姍來遲。

年夜飯也準備的差不多了。

辰媽端菜路過院子,碰到大舅一家剛走進來,便問道:“大哥你們怎麼這麼晚才過來?”

大舅只是解釋道:“今天下午有點事,給耽擱了。”

“你們快進屋坐著吧,飯都準備好了。”

很快,一家人全部聚到了餐桌前準備吃年夜飯。

滿滿一桌子菜,有姥姥提前準備好的,也有一部分是辰媽大姨他們帶來的,桌子上豬、羊、牛、雞、魚應有盡有,非常豐盛。

年夜飯就是人多才感覺好吃。

都要準備開飯了,但大舅媽和她的一對兒女卻坐在沙發上不為所動。

大姨忙說道:“嫂子、曉龍、曉麗趕快坐過來吃飯啊!”

大舅媽笑了笑,嘴裡說道:“你們吃吧,我們已經吃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