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寧缺(第2/2頁)
章節報錯
《藥王經》講行醫解毒之術。
《御盡萬法根源智經》開啟自身智慧,駕馭萬千法門的根本大法。
至從習得這《御盡萬法根源智經》後,寧缺更是突破了後天之障,一舉邁入先天,全身經脈融會貫通,先天真氣運轉三百六十週天,迴圈往復,生生不息。
這十多年,寧缺大半時間都待在皇宮,只有偶爾出宮幾次,看看京師的繁華,嚐嚐酒樓美食,瞭解江湖趣聞。
朝廷大臣們對這位洪武皇帝疼愛的皇太孫印象不錯:仁愛謙卑、博聞強識、勤勞果斷等諸多優秀的品格。
除了寧缺這些刻意塑造在外的形象,朱元璋對寧缺的知曉的更多,武功就是其中之一,在錦衣衛挑選出的四位高手,對其貼身守護,明著守護之意,實則監控關注。
對於身邊時常跟著的四位高手,寧缺也沒過多介意,畢竟整個京師,都處於朱元璋的嚴密監控之下,朱元璋對於權力、自身安全把控到了極點。
昔年金陵選都之後,朱元璋調集了幾十萬的民工,耗費了大量土石,按照鐵冠道人的風水佈置,把燕雀湖填平建造皇宮,在地基下打進了密集的巨木樁,牆基全部鋪以條石為基,巨磚為牆,城樓高達八丈,極為堅固。
城分內外二重,外城名‘皇城’,內城為‘宮城’。內外兩城間還有兩重城門,外為承天門,內為端門,兩門之內又有無數武藝高強的的御林軍日夜不停歇的把手,即便是黑榜高手都不敢輕易闖入皇宮。
除了御林軍,宮城內還有不知多少的影子太監看守著,連御膳房出來的食物,均是由三組不同的人檢驗是否有問題,以至於朱元璋每次吃到嘴裡的食物都冷了。
然而在此等嚴密的宮中,其實暗藏了一股神秘的勢力:曾經多次接觸寧缺的天命教。
這天命教在大明朝初立的時候,便銷聲匿跡,由地上轉入地下,免招八派聯盟的圍剿。暗地裡勾結東瀛,派遣教眾潛伏朝廷以及黑白兩道,企圖有朝一日推翻朱元璋的統治。
朱元璋身邊最愛的妃子陳玉真,以及朱標的妻子恭夫人均是天命教教主單如玉安插在皇室身邊的眼線,連那些在寧缺身旁伺候的人,也是天命教的人。
在自身實力沒有達到頂尖之前,寧缺只能對天命教虛與委蛇。
如今距離龐斑的二十年制約還剩幾年,魔門至高武學“道心種魔大法”已被他精修到了無人能及之境,即將登臨天人之道的至境。所以,寧缺便打算踏入江湖,去布達拉宮見一見那傳說中的人物,一路上也順便磨鍊自己的武學之道。
這行走江湖,最重要的除了實力外,還需要金錢,一路的食住都少不了這些。對於寧缺皇太孫的身份來說,錢財是最簡單的問題,所以在準備前往西域前,他便安排了身邊的四大護法高手:錦衣衛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來負責路上的盤纏以及瑣事。
經得朱元璋的同意後,寧缺帶著四大護法以及一個總旗人馬出了京師,一路往西而行。除了寧缺一身華服外,錦衣衛都統一換成了江湖上的黑色勁裝,手中的兵器也換成了各種江湖常規制式兵器。
這一路上的各種黑白道,邪道人物,成為了寧缺武道之路的磨刀石,因此他將各種拳掌腿法,武學招式都融會貫通;十八般兵器的運用,也做到了熟練精通。
經過大半年的長途跋涉,一行人到了中原與西域交接的地方。這裡因地理位置特殊,雖黃沙漫天,植被稀疏,但是小鎮確是異常的繁華。來往之人摩肩接踵,各種販賣之聲不斷,除了中原民族,還能看到不少西域、蒙古還有一些叫不出名的少數民族。
眾人找了一座最大的酒樓,準備修整幾天然後再出發。
酒樓的名字叫:龍門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