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

荷萊主持的水泥廠建設工程取得了一個階段性成果——內襯鋼板的木殼球磨機正式定型。

沒等維蘇威高興,最近這段時間深居簡出的邁克爾過來找他。

“和你說個事情。”邁克爾說道,“我們剛收到來信,明年開春又有幾個氏族要過來,四萬多人吧。”

目前矮人們分為約30個氏族,氏族下又分為很多個部落,每個氏族的人數不等,少的不幾千,多的有兩萬多,像邁克爾他是屬於鐵牛氏族的。

現在龐貝城陸續過來了八萬出頭的矮人,而且明年春天還會過來四五萬,恐怕後面還會過來更多,總數估計會接近二十萬。

然後維蘇威的臉就黑了。

矮人們都是工匠,沒幾個種田的,龐貝城的糧食都是外邊運來的。

以目前的運力來看十萬人的生活物資是個坎,超過這個數就困難了。

如果只是的短期增加運力的話還行,但是長期如此下去會佔用瓦爾哈拉的糧食運力,恐怕會影響原有的糧食採購。

於是乎,開會吧。

不久後維蘇威家中餐廳裡坐滿了人,也只有這裡才能坐下這麼多的人了。

出席會議的有邁克爾在內的幾位矮人長老、荷萊、詩寇蒂、今天沒出去玩的艾莉亞和索菲婭,以及維蘇威和他的那十八個手下,阿莉和菲洛梅娜幫忙斟茶遞水。

會議的議題是如何養活龐貝城即將達到的十來萬矮人。

維蘇威做了一道數學題,最終的答案讓大家感覺到形勢很嚴峻。

會上有人提議僱傭更多的船隻運輸糧食,同時龐貝城的鋼材不愁賣,可以參考麥芽糖的貿易方式以糧食換鋼鐵。

但是城外那條河就那麼大,能走的船有限,只能緩解壓力,不能解決問題。

有人提出開荒種地,但是這裡北邊都是不知道多少年的深山老林,幾人抱的大樹比比皆是,光是砍樹和挖樹根就需要很多年。

這時候荷萊對維蘇威說道:“開荒是可行,不過不是附近的森林,而是旁邊這條河入海口周圍的那片沼澤地。”

她剛說完,矮人們和維蘇威的手下中有幾個人紛紛搖頭。

荷萊所說的沼澤地翻過龐貝城北面的山脈再穿過一片幾公里寬的森林就到了,東西約六十公里,南北近五十公里,如果都開墾成農田養三五十萬人不是問題。

那裡是一片低窪的盆地,三面環山一面臨河,但是臨河那面地勢高了些,或者說乾脆就是一條冒出地面十來二十米高,不到十公里寬的迷你山脈,降水、山上下來的水和溫泉冒出來的水只能透過漫出河流方向地勢低的地方排出去,於是此地成了沼澤地。

對於多山的瓦爾哈拉來說,這麼大一片平坦的地區自然不會放過,而且它的面積佔了整個瓦爾哈拉麵積的百分之一點多。

然而,那裡至今依舊是沼澤地,說明開發的難度很大。

“那裡不行。”維蘇威手下一位叫達維德的長滿絡腮鬍的年輕仔搖頭搖得最厲害,“我去過那裡,沼澤地如果要排水只能排向旁邊這條河,但是那裡連續幾公里的泥土下面都是十分堅硬的岩石,以前幾次開渠的嘗試都失敗了。”

這年頭要興修水利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因為工具等原因勞動效率低,它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以及糧食,同時做好因為抽調勞動力導致糧食減產的準備。

更關鍵的地方在於,這裡地下要挖的是堅硬的岩石而不是泥土,以綜合單價為參考人工挖運岩石的難度至少十倍於泥土,即便是採用爆破與機械化施工難度也在五倍以上。

達維德家裡有親戚以前參與過挖水渠排水的工程,雖然失敗了但也意識到了施工難度,加上自己到現場看過,所以對這些很是清楚。

維蘇威聽著他的描述,腦中開始計算起來。

如果要排出沼澤地裡的水以及達到盆地內地下水平衡,就需要在堅硬的岩石上挖掘一條約8公里長、底部400米寬、30米深的大溝來,再算上45°的邊坡,算下來石方工程量得1億立方往上走。

同時溝的起點還需要一座人工湖來匯聚水流,這又是個1000萬立方的土方工程,而且地下還是沼澤淤泥,施工難度比普通土壤大。

這個工程土石方量相當於5個紅旗渠,要是包給某個榴蓮帶著人馬穿越過來搞,沒兩百個億搞不下來。

更別說等沼澤地裡面的水排好了,為了控制地下水位、排水、灌溉以及攔截分配周圍山上來水還需要修建水渠,橫橫縱縱估計至少要挖一千公里的水渠,按渠底約20米寬、5米深、邊坡60°計算,這又是超過1.1億立方的土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