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航空飛行員:擁有不低於30小時的航空飛行員,教導時長增加至120小時後,可直接併入並擴大戰鬥大隊規模。

原戰鬥大隊飛行員犧牲後,可透過消耗物資的方式,加速對飛行員進行補充。

注:預備航空飛行員全部消耗完畢後,加速功能將關閉,預備航空飛行員不可加速招募(當教導大隊有空缺名額時,每24小時可招募一名預備航空飛行員)

大隊長(副大隊長):擁有空軍戰術指揮能力的作戰指揮官及王牌飛行員。

雄鷹團長(副團長):擁有空軍戰術指揮能力的優秀作戰指揮官。

作戰參謀員:擁有參與指揮,制定作戰計劃的官員。

一下子,空軍飛行大隊就成了空軍飛行團,原本大隊只有一百多號人,如今直接翻了好幾倍,變成了600人。

而且,無論是陸軍裝置還是空軍裝置,都不是一個一次性投入的活。

它雖然不像招募營地那般,需要每週進行招募,而是幾乎一次性的把所有建築和人員都投影到位。

但基地裡消耗的飛機,彈藥,油料,都需要花物資,花能源進行補充。

當然,基地裡有團長副團長,李翰林只需要給他們劃撥使用許可權,他們可以自己派人去空天母艦的倉庫拉取。

而且,基地的伙食也不需要李翰林建造超市來提供,勤務連會做好每天的打掃清潔,伙食供應等方面的工作。

就連李翰林和他手下的人形,也可以進入團基地,嘗一嘗空勤灶。

那伙食和營養,絕對比他自己弄要方便很多。

同時,李翰林只需要給飛行團下達作戰任務,比如對某一區域進行詳細偵查,轟炸等。

雄鷹團會根據任務內容,合理的安排好作戰計劃,就連偵查情報都會經過仔細分析才會送到李翰林的案頭。

可以說,有了這支飛行團,李翰林就不需要每一次執行飛行任務的時候,都操碎了心。

即要安排閃光打頭陣,還要有凌空等人控制每一個機器人駕駛員。

如此的話,就完全把凌空給解脫了出來,可以配合飛行團一起執行戰鬥任務。

總得來說,空軍投影裝置,還是一個需要不斷投入的基地,但勝在安全穩定,無需太過操心。

而且,一望無際的甲板上,多了這麼一座空軍基地,多了將近600號人,多少也算是有了許多生氣。

這600個人,李翰林簡單接觸了一下,他們基本都是處於24小時戰備狀態。

不過,日常也有活動,可以在營區裡面打打籃球什麼的,也有專業的訓練場和靶場,就連李翰林都可以來打打靶。

交流起來並沒有什麼困難,就是感覺沒有自己的個人情緒,僅僅作為人來說,這些戰士還不完整。

另外,團部基地再往上升就是師部基地,跳過了中間的旅級,規模也要再擴大好幾倍。

但是,想要繼續升級,除了要先補足基地裡空缺的飛機之外,還需要增加一個新品種。

這個新品種,可以選擇轟炸機或者運輸機。

前者加深作戰能力,後者則會出現一個新的作戰兵種,空降兵。

“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