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雖然需要的時間更長,李翰林卻可以點完升級之後,就坐著直升機去下一個地點。

這麼繞著天海市一圈下來,根本不會有半點時間浪費。

當然,這麼做的代價,也遠超普通雷達站,相比起圍牆的升級,雷達和磁能反應爐反倒不算什麼了。

一處圍牆升級,就需要花費16000單位,李翰林花了3天多的時間,耗資幾十萬,建起6座雷達站。

每一座雷達站,都被三級圍牆所包圍,裡面擁有一座3級磁能反應爐,一座2級磁暴線圈,一座3級雷達以及一名工程機器人。

所有這些單位或者建築,全部不需要消耗物資就可以運轉,帶強力電網的圍牆,可以攔住絕大部分普通喪屍。

就算有個別爬行者,趁著蓄電的功夫爬上了圍牆,也會有磁暴線圈在等候。

而工程機器人,則負責對這些建築進行日常的維護和檢修,李翰林順便能利用它的攝像頭,觀察一下雷達站周圍的情況。

之所以不放置防空建築,主要還是因為現有的防空建築,主要依靠彈藥來防空,沒辦法只使用能量來進行補給。

3級雷達全功率運轉,可以覆蓋40公里半徑的所有區域,李翰林如果小氣一點,只需要兩座雷達站,就基本能夠囊括天海市了。

但這樣的雷達訊號,不僅運轉速度慢,還有許多邊邊角角被遺漏。

李翰林把這個數字擴大到6座,不僅天海市的所有角落被包裹,就連通往其他城市的道路,仙雲山的深處,大海的另一邊,幾乎都有涉獵。

而且,最重要的天海市內部,幾乎可以實現地圖十秒內重新整理。

這個數字,還可以繼續突破,一來仙雲山內部以及天海市的秘密軍事基地,他肯定還要造雷達。

二來,李翰林建立在要塞旁的主雷達已經4級,近期就要提升到頂級。

到了頂級之後,主雷達將擁有160公里的掃描距離,完全覆蓋天海市全境不說,即便是鄉村小鎮,也在範圍之內。

這時,再將所有雷達站和主雷達併網,由主雷達負責調控所有副雷達掃描,想必就能實現地圖實時更新,通訊毫無延遲的暢快了。

三天多的時間, 李翰林順利的完成了自己手上的兩個任務。

海水提煉廠重新上崗,煉油廠和礦石提煉廠也在商港那邊上馬,無數物資飛速的裝入倉庫。

即便李翰林又在商港那邊鋪上了好幾座倉庫,各種武器彈藥不計成本的生產,依舊無法阻擋倉庫又將爆滿的事實。

李翰林現在只恨建造序列不夠用,讓他升級和建造新建築都需要排隊,根本沒機會大量的消耗物資。

沒辦法,之前港口海嘯,好多艘貨輪,油輪互相碰撞。

就算李翰林本想把這口好吃的留著慢慢吃,現實也不給他機會,必須立刻對大海和油輪進行搶救。

就這樣,商港那邊整片都是黑色的,煉油廠直接就造在港口邊上,把抽水管往海里一扔就行,都不用再挖蓄油池。

然而,李翰林和王后這邊的行動都很順利,唯獨天啟這邊遇到了麻煩,還是比較難處理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