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取下了一直背在背後的一個背囊,從背囊裡面,掏出了一份製作的頗為精美的地圖。

王明朗繼續介紹道:“這上面,繪製了我們所有已經開發,尚未開發,已經探明和推測過,可能有能源儲備的地方。

這本來是我們公司最重要的機密之一, 一直只有少數人有資格保管和收藏。

也正是因此,我才會一直隨身攜帶著這份地圖,可惜更加精密清晰的電子版被毀了,否則的話會更加清楚。”

王明朗不出手則已,這一出手,直接就是王炸。

張斌掏出地圖後, 直截了當的在桌子上攤開。

果然如王明朗之前所講的那樣,地圖上除了各省各市及山川河流之外, 還繪製了各種各樣的標記。

王明朗介紹道:“李長官請看, 這種圓形的標記,代表我們已經在政府那裡取得了開採權,或者和政府合作開發的礦藏。

方形的標記,代表我們已經探明,但是尚未取得開採權,暫時沒有公開的部分。

三角形的標記,是我們能源公司幾十位專家,共同認定可能存在,但因為各種原因,暫時無法勘探的區域。

×號代表已經開採完畢,或者儲量不多,沒有開發價值。”

“那這些標記上的顏色呢?”

王明朗笑了笑,也沒有賣關子,直接解釋道:

“標記上的顏色,代表的是能源種類,顏色的深度和標記的大小則代表這種能源探測出來的儲備數量。

比如這個紅色, 代表的則是煤礦。

不過這個紅色已經很淺,標記也屬於小型標記, 如果我猜的沒錯的話,這是一座小型礦井,年產量大概20萬噸左右。

又比如這個黑色,代表的是石油,這個青色,代表的是天然氣。”

李翰林在地圖上搜尋了一圈,可惜上面標記的各種名稱,他一個都不認識。

找了半天,終於在地圖的一個角落上,找到了“天海市”這三個字。

從地圖比例和板塊來看,這座天海市面積還挺大的,不過卻是孤懸海外,唯有南邊的一角和內陸相連。

找到天海市,再沿著天海市附近尋找標記,結果李翰林數了半天,整個天海市的方圓百公里以內,只有兩個標記。

一個青色的天然氣礦, 一個黑色的石油礦,看位置, 天然氣位於仙雲山中, 石油則在海里。

海里的比較麻煩,李翰林於是先指著天然氣礦問道:

“這個天然氣礦,是方形的,說明是已經探明瞭的,不開採是因為破壞了仙雲山的旅遊資源嘛?”

王明朗點了點頭,道:“確實有這個原因,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探明的礦藏儲量少,不值得開發。

其實,這座仙雲山是一座實實在在的寶山,當時政府不止邀請了我們一家的探礦隊,我記得李總的公司也是有參與的。”

李先富介面道:“沒錯,據我們的探測,仙雲山裡蘊藏有金礦,銀礦,鐵礦,銅礦,以及鋯英石,水晶石,大理石,甚至連各色寶石都有。

總之,仙雲山當之無愧一個仙字,這裡蘊藏著的礦產種類相當豐富。

但唯一的遺憾是,各種礦石儲量都不高,跟仙雲山的面積和環境也有一定的關係。

當然,我們開採的話,不用像王老那麼麻煩,不過政府嫌棄我們汙染程度太高,不讓我們入駐。

後來天海市的旅遊業發展起來之後,這部分礦藏的開採成本更是高的沒法想象,這裡也就逐漸被大家給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