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分配房間(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果有空中目標出現,雷達會自動判斷其高度和速度,以此來標記攻擊座標,控制防空武器進行防禦。
大型基地頂上的是小型防空雷達,只能自動化防禦半徑1公里的領空,而升級到小型要塞後,防空雷達也變大了,防禦半徑擴張到了5公里。
5公里李翰林其實也不太滿意,但他也沒辦法了。
蓋特機炮升級後雖然射程大漲,但畢竟口徑限制在那,射程極限也就差不多5公里的樣子,如果只是射高的話,射程大概還要再少2公里。
如果佈置的是愛國者飛彈,那倒沒有這個限制,雷達能掃多遠,飛彈就能打多遠。
但是如今李翰林雖然有了飛彈的生產線,卻依舊不打算主升飛彈,這玩意有個一兩臺,專門打BOSS就差不多了。
沒辦法,這玩意成本比炮彈還貴,用來打普通喪屍或者低階的變異喪屍,太浪費了。
自此,整個基地,李翰林已經全部探索完了,對這裡面擁有的功能,也大致瞭解了。
要塞的建造功能依舊還在,而且速度比李翰林自己的建造系統還要快,加速了大概30%左右。
關鍵就在那幾只巨大的機械臂上,基地的指揮官可以在控制室,控制機械臂伸出外牆,建造相應等級的軍事建築。
然而,李翰林現在需要的超市,倉庫,回收中心之類的東西,卻沒辦法用這玩意造。
不然30%也是不少時間呢,李翰林肯定用這玩意了。
除了多了防空雷達之外,基地的主體功能並沒有什麼改變,等李翰林建造好了控制中心,自然還能像以前一樣,在要塞裡就控制所有的機器人。
不過,現在控制中心這些東西,暫時還可以往後排一排,倉庫之類的民生建築反而才是現在等不及要造的。
基地落成沒多久,動員兵小隊就消失了,李翰林又調集了10臺工程機器人入駐要塞。
因此,外部的防禦力量,反而因為基地的落成,看起來薄弱了許多。
當然,實際上,因為這12臺蓋特機炮的出現,防禦力量是激增了數倍的。
但是倖存者,包括李翰林在內,依舊還是看到有人持槍巡邏保衛自己,才更加的又安全感。
況且,也不能老讓倖存者們住在帳篷裡,這樣如果晚上被偷襲的話,尤其是爬行者這類東西,沒有雷達在,倖存者們幾乎無法倖免。
可現在為倖存者們修建圍牆也不現實,先不說二級帶電的圍牆才有可能防住爬行者。
就只說修建圍牆那筆龐大的物資,也不是李翰林現在能負擔的起的。
因此,李翰林的決定是,讓倖存者們,住進海邊的別墅裡去。
一來,海邊的這些別墅,因為要承受狂風暴雨,修建的格外堅固。
二來,這些別墅裡面,幾乎都標配了發電裝置,住進去對生活幫助非常大。
最後也是最為重點的,有了堅固的屋子,李翰林要保護這些倖存者就比較簡單了。
哪怕他暫時還修建不了圍牆,只要找一些鐵絲網之類的東西,把別墅區拉起來就足夠了。
並不是指望鐵絲網能夠阻擋喪屍前進,而是給李翰林他們報個警,提個醒。
保護倖存者暫時不受喪屍傷害的,是別墅堅固的房體,堅持個幾分鐘,李翰林就有把握調動人手擊斃這些喪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