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王餘閒與賀秋去了帝都大學。

從進入學校開始,王餘閒就開始統合修仙百藝各個方面的知識。

在外界都還在討論他棄武從文時,王餘閒和方玄合辦的丹藥研究生產機構——天華聖丹正式開始生產。

而天華聖丹的第一款產品,便是針對花下大力推廣的功法《假物浮游》。

憑藉著王餘閒的名聲以及官方背書。

天華聖丹的第一款產品“浮游定神丹”聞名藍星。

而《假物浮游》也憑藉著本身變態的增強神魂能力,而大受推崇。

在首次試行的2000個名額尚有存餘情況下,第二批的試行名額髮行的瞬間被一搶而空。

《假物浮游》的試行名額在不斷地擴大,而王餘閒研發改進的“浮游定神丹”也被大範圍地推廣。

這一波王餘閒和方玄賺得盆滿缽滿。

面對外界的質疑, 王餘閒每天在帝都大學裡廝混的同時,還搞了一大波小錢錢。

這無疑是一次有力的回應。

……

藉助著複寫的能力。

王餘閒組織起了一個修仙百藝交叉交流會。

以帝都大學為中心,每隔一段時間,來自於各個地方的修仙百藝人才,都匯聚於此,進行著一場跨學科的頭腦風暴。

這場會談完全由王餘閒私人出資。

這期間,不少的靈感火花在會談中迸發而出。

受益人,也是各個學科的大佬級人物。

在他們的新成果發表的期刊中, 無不提到王餘閒在這個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並且許多參加過這個交流會的人,紛紛表示,雖然王餘閒大部分時間都在一旁靜靜地待著,甚至有一半的時間他都不在場。

但是事後他們碰到王餘閒的時候,他們只要提及這場回憶中的諸多感悟,王餘閒都能對答如流。

甚至點出他們心中若隱若現的一點靈光。

一時間,關於王餘閒的修仙百藝交叉交流會,讓眾多學界大佬趨之若附。

因為很多人表示,只要去了一次這個交流會,就會有收穫。

若是能碰到王餘閒在場,再跟他交流幾句,那麼他們就會迎來靈感大爆發。

想參加的人很多,但是這裡面卻有一個讓人想不通的古怪原則——這個交流會每次都只會邀請或者接受10人的出席。

若是加上王餘閒,那麼正好11人。

但無論如何,關於王餘閒在修仙百藝上面的造詣,再無人質疑。

若是有人敢說王餘閒沽名釣譽徒有虛名,那麼那些參加過交流會的各個大佬第一個就會站出來, 一人一口唾沫把口出狂言的人給淹死。

……

王餘閒進入大學有一年的時間了。

期間, 他本身的武力值穩步前進。

但在修仙百藝上,他的知識積累以及感悟卻是突發猛進般地暴漲。

他舉辦的修仙百藝交叉交流會,每次就10個人參加。

在交流會期間,他就把這10個人繫結成各個學科的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