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姑娘這是來這投奔啊?可得注意安全哦。”茶攤主好心的提示道。

“怎麼?最近不太平?”紅穗好奇問道。

“可不是嗎?最近好多流民進城,也不知怎麼回事,西國那是不是出了什麼亂子不知道,好多老百姓往這走呢。”攤主一邊收拾著旁邊的桌椅一邊哀嘆道。

“可我們在燁林沒聽見有什麼動靜呀?”紅穗更疑惑了。

“燁林離著兩百里,估計流民還沒走過去吧。你們要是再往西走走,就能看見了。城門口好多討飯的呢!”

泓嘉玉聽聞,只覺古怪的很,周圍的茶客們也都是緩緩搖頭,一臉無奈的樣子。

不知為何,她心裡總有一股莫名不祥的預感。

喝完茶,待馬匹修整了一會兒,兩人付完銀兩往西邊方向去。

才剛走到那燁西的城門口,居然有四五十位老少婦孺在那盤旋著,個個布衣爛裳,面黃肌瘦。依靠在那城牆口,奄奄一息。

有一個小孩子給過往的行人不斷磕頭,臉上髒兮兮的滿是灰塵,旁邊丟放著一個已然缺了角的破碗,他不斷的叩首跪拜,卻無一人給食。

只是路過的不少老者不忍小聲唏噓,卻也不敢給一丁點吃食。

泓嘉玉看著眼前這孩童可憐兮兮的慘狀,心下悲切,想上前去給他一個吃食,卻被身後的紅穗制止拉住了手。“小姐若是現在上去,待會兒可就不好收了。”

泓嘉玉瞬間反應過來了什麼,停住了腳步,對著紅穗沉聲說道:“你說的對,是我看那孩子可憐又開始難受準備行俠仗義了。”

“小姐自然是好心,可若那麼多人,全圍上來,給是不給?”紅穗分析道。

“給,我們沒有那麼多食物,給了一個給不了一群,又成了眾矢之的,怎麼都是錯的,錯不如不做,靜觀其變。”泓嘉玉瞭然。

泓嘉玉穩步走前,只是仔細掃了一圈周圍的流民,個個都枯瘦如柴,並不像作假,確實也是餓了許久的樣子。

可這當地的官員怎麼不管呢?

兩人騎著馬緩緩進城,只見護衛攔著那群流民,不讓進城,也均是氣勢洶洶的。

泓嘉玉入了城,走到燁西城中大街,尋了一處攤販打聽。

“這門外為何如此這麼多的流民?從哪冒出來的。”

“不知道呀,前些日子從西國方向來的,不知道是不是西國內亂了。”那賣包子的小攤頻頻搖頭。

“官員不管嗎?”紅穗疑惑道。

“管了呀,前幾天還特意搞了粥棚施粥,那些人進來吃了,可城這麼點兒地方,放不下那麼多人,雖然收留了一部分,可是不知哪冒出來的,人就越來越多擁在門口。”

“是呀是呀……大人怕內亂起鬨,影響不好,就不讓他們進城了。”旁邊的另外一個攤販回應道。

泓嘉玉盯著那群流民,一個個也沒任何奇怪舉措,也沒任何病症,可是就是餓的面黃肌瘦,倒像逃難而來,看著疾苦造孽。

可是她就是覺得怪,說不出來的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