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怪異(第1/2頁)
章節報錯
… …
汪傑將姚鴻帶到赤火殿內門弟子居所後便離開,讓姚鴻休息一晚,明日去拜訪赤火殿正副殿主。
雖說是內門弟子,但居住之地卻不是獨門獨院一人獨住。而是一片山頭都被劃作了內門弟子的住所,一排排屋舍整整齊齊排列,而房間更是四人一間的通鋪。只有到了悟道境成為真傳弟子,才有獨門獨院一人居住的資格。
所以姚鴻這間屋子,除了他居住之外還有三位同門“室友”。不過如今這三位室友並不在屋內。
坐在靠窗的桌凳前,姚鴻思緒雜亂。
其實姚鴻所學太清玄感訣,領悟技能都為雷法,是以加入雷霆殿才更合適。不過對於他來說加入哪一殿都無所謂,因為他肯定是不能夠領悟這些傳道殿內的各種法則的。
且他自己會雷法的事情也不想暴露。雖然疑惑錢長老為何要安排他進赤火殿,但是既來之則安之。
也許是因為汪傑帶他入的無極宮,而汪傑又是赤火殿弟子的緣故。
不過姚鴻其實是一直有些困惑的,因為開闢靈海之後,領悟法則之力便可進入悟道境。
姚鴻一隻不知道聖天大陸修士所說的領悟的法則之力,是否是元素之力。
按照系統修行,吸納靈氣轉化靈力,同時壓縮靈力液化最後成丹,其實都是增加靈力運用。
這就相當於量子和質子一般,本來是氣態的靈力,經過壓縮,靈力質量得到提升,消耗同等的靈力,卻能夠爆發出以前的百倍千倍破壞力。
同時因為不斷壓縮,體內能夠儲存的靈力也越來越多。
所以練氣到築基到金丹都可以看作是體內靈力的昇華,在身體這個“蓄水池”不變的情況下,經過對靈力壓縮,達到蓄水池裝的水更多。
到了元嬰期,金丹破嬰,這時可以看作是自身靈魂昇華,透過神識的提升,昇華,達到對靈力運用“質”的提升和“量”的提升。因為神識昇華,對於身邊的靈氣感受更深。
如果把金丹期比做運用“靈氣”吸納“靈氣”比作去擔水的話,那麼神識昇華之後的元嬰期,更像是取水不用再去水池中取水,而是可以直接提煉空氣中的水分子,然後凝聚成“水”。
所以元嬰期相對於金丹期,除了本身蓄水池更大了,對體內“蓄水池裡的水”的運用更加如臂使指之外,能夠直接感受到“水分子”凝練成“水”,同時還能直接運用“水”之中的各種“微量元素”。
就比如金丹期木靈根修士,使用木屬性法術,是運用體內靈力所蘊含的木元素,直接釋放出木屬性法術。
但這法術的質量,是跟體內的靈力雄厚度和靈力之中木元素的濃郁度決定的。
同樣是金丹期,同樣大的“蓄水池”,體內靈力雄厚度是一樣的。但是前者是三屬性靈根,體內靈力蘊含三種元素。後者是木屬性單屬性靈根,體內靈力只有木元素。
那麼後者施展的木元素法術,質量絕對是比前者要高的,同時所耗費的靈力也是更少的。
再其次,因為本身是單屬性靈根,所以吸收單屬性靈力也會更快,對於元素更加親和,所以修行起來速度也會更快。
不過前者卻是能夠運用三種元素法術,後者施展的法術威力強大,消耗少,但是相對來說手段會比較單一。
而元嬰境之後,施展的便不再是體內靈力施展法術,而是可以直接用神識感知天地之中的各種元素,直接施展出各種法術。體內的靈力此時不再是施展法術的“柴薪”和燃料,而是溝通天地元素施展法術的“橋樑”。
你的神識越強大,體內靈力元素越雄厚,越精純,那麼自身這個橋樑便越堅硬、越牢固,橋面也就越寬廣,所能承載的元素“馬車”也就越多越大,最後施展的法術便越強,越持續。
元嬰之後是化神,何為化神?凝練先天元嬰,化作後天之神,謂之化神。
元嬰等之前境界,都是借用天地之力,施搬山倒海之威能。化神,將先天元嬰煉化為後天之神。
如何煉化?
洞悉天地規則或一切元素本質,然後演化,最後創造,元嬰便成了“神”。
因為洞悉這一切本質以後,此前施展各種法術,金丹期及以前,是體內靈力元素剝離開來,做施展法術之原料,然後“點燃”。
元嬰期時,架起橋樑,溝通天地,不再剝離體內元素施展,直接用自己溝通天地,施展法術,一切猶如天降。
化神,洞徹萬物相生相剋之本質,不再用“燃料”,也不再“借用”燃料,而是直接“創造”出各種“燃料”施展出各種威能。
是以化神之後,精神靈魂以與“神”無異。舉手投足便能“創造”。
最後將“元神”練實化虛,神形合一,再渡過雷劫便可飛昇成仙。
這便是系統之道路,系統之修煉方法。
而聖天大陸呢?
元府、開靈、靈海便是悟道。
何為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