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露鋒芒 第一章 身世(第2/2頁)
章節報錯
“玄苦師叔,你下手還是這麼狠啊!”
“你小子這功夫是一點長進也沒有”說話之人是個和尚,膀大腰圓,聲如洪鐘。
“好啦,你又不是日日教他,能接你幾招也算不錯啦”,一個老和尚從屋裡走了出來。
“緣根啊!一別五年,真是長大啦!哈哈……”老和尚還有句話沒說,就是這孩子的模樣越來越隨他的父親了。
“方丈!”李復激動地喊了一聲,接著像個孩子一樣跑到老和尚面前,“您怎麼來啦?”
“來看看你啊”老和尚的臉上永遠都掛著和藹的微笑,玄苦站在旁邊卻一直拉著臉,一言不發。
老和尚法名法慧,是長安大莊嚴寺的主持,李覆沒來富春縣之前是大莊嚴寺的一名小沙尼,叫緣根。
三人進屋後,閒聊幾句之後,法慧便說了此番的來意。半年前,法慧做了一個夢,夢到李建成嫌房子太冷,沒有香火。
從那時起,法慧心底就有了一個聲音一直在呼喚:告訴他吧!告訴他吧!
法慧佔察問佛祖,三次得到的也是同一個答案:告訴他吧!告訴他吧!
當年,李建成在東宮召集儒釋道大賢談道論法之時,法慧的好友,神卦袁守城見過李復一面,私下告訴法慧,李復乃天相星轉世。
一個月前法慧得知自己大限將至,思索再三決定將李復的身世告訴他。
李復是前太子李建成的嫡長子,原名李承宗。當年,剛過完五歲生日的李承宗就被李淵封為太原郡王,可過了沒多久就突然重病不起,太醫們也都回天乏術。
李建成小字毗沙門,是法慧大師的俗家弟子,李復的母親大號叫鄭觀音,因丈夫的緣故也拜在法慧大師門下,二人見孩子沒救了,都希望能在大莊嚴寺往生,便暗中求助法慧大師。
法慧大師成全了二人的佛心,在李復彌留之際,將其悄悄帶回了大莊嚴寺,對外宣稱李承宗已經歸天了,李淵下旨追封李承宗為太原王,厚葬之,只是棺木中只有李承宗的衣物。
李覆被帶去了大莊嚴寺竟然奇蹟般地痊癒了,法慧大師見李承宗在俗世已奉皇命被厚葬了,不想再起波瀾,就把孩子秘密養在了大莊嚴寺,起名緣根。對李建成夫婦則稱孩子已經往生,按照佛禮火化了。
或許是天不想讓李建成絕後,玄武門事變,李世民誅殺了李建成及其諸子,李復竟意外地活下來了。
貞觀元年,李建成舊臣羅藝舉兵謀反,聲稱奉的是李建成遺孤之命,討伐奸賊李世民,匡復大唐正統。
雖然後來羅藝兵敗被殺,並沒有查到什麼前太子遺孤,但是李世民依舊耿耿於懷,派人四處秘密調查,法慧也被叫去問話。
未免夜長夢多,法慧派玄苦將李復送到了富春縣,投靠了他舊時的好友李令,做了李令的乾兒子,起名李復,後來接替李令做了富春縣的不良帥。
看著李復震驚的表情,法慧輕輕拍了拍李復的頭頂,就像小時候一樣,“還記得波頗大師嗎?當年他見你第一面就說你有貴相,只可惜做了和尚,現在你已還俗,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看著法慧大師,兩行淚水滑過李復的臉龐,有不捨,有憤怒。不捨的是法慧即將要圓寂,一個一直被他視為親人的人;憤怒的是賊人誅殺了他的父親和眾位弟弟。最為諷刺的是,他的仇人竟是他的親叔叔。
法慧擦去李復的淚水,從懷裡掏出一份賬簿,“殿下當年力阻高祖滅佛毀道,對僧道有恩,雖然後來高祖還是堅持拆除了大部分的寺廟和道觀,但是被拆寺廟和道觀的香油錢被殿下提前秘密轉移到了富春縣的大成寺,這是賬簿。
本來殿下是打算來日登基之後,用這筆錢興佛修道的,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現在把它交給你吧。”
見李復猶豫,法慧直接將賬簿塞到了李復手上,“這些年,你玄苦師叔把大成寺的後山都快掏空了,香油錢都在那裡。
隋朝開皇年間,我就來到了大成寺,在那修行了21年,做了13年主持,大唐建立後,是殿下邀請我去的大莊嚴。
現在大成寺的弘文閣就是我和殿下一手經營出來的,外人並不知道,這幾年又經玄苦師叔苦心管理,將來也能給你當個落腳之地。”
說到此處,老僧微微嘆了口氣,“殿下智勇雙全,就是有些婦人之仁了,這也有老僧的錯,一直要求殿下仁愛治國,卻忽略了奪嫡的殘酷,無情最是帝王家。”
三人就這樣從李復的身世聊到了李建成兄弟的紛爭,後來聊到當今的局勢,最後聊到仇恨。李復不愧是法慧親自調教出來的,聽聞這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還能言語剋制,行為冷靜,法慧很欣慰。
不知不覺天已矇矇亮,法慧要起身回長安了,臨行前不放心,又囑咐李復:“根基不牢,地動山搖!”
李復記下了。
他跪著拜別了法慧,這一別便不會再見。
法慧走後,李復躺在床上,滿腦子都是在大莊嚴寺時的情景,他終於明白當年方丈為何要教給他兵法謀略,為何要與他探討天下政事,玄苦師叔又為何逼著他習武防身了。
他迷迷糊糊的睡了,夢裡看到母親被鐵鏈拴著,他想救母親,卻無論如何也走不到母親身邊,這時遠遠走來一個高大的身軀,像是父親,卻看不清面龐。他伸手去抓那人的手,那人瞬間四分五裂,化為烏有。
睡夢中的李復緊緊的握住了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