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世間最偉大的奇蹟。

四方上下曰宇。宇雖有實,而無定處可求。往古來今曰宙。宙雖有增長,不知其始之所至。浩瀚的宇宙,無垠的星空,許多科學家推測,地球可能是唯一的生命源地。

人類其實很孤獨。在蒼茫的天宇中,雖然有億萬星辰,但是卻很難尋到第二顆生命源星。

某一日,遙遠的宇宙深處,出現五顆耀眼的流星,突然,時空碎裂,五顆流消失在時空亂流之中......

此刻,幾道身穿古裝人影隱匿在虛空中,看著眼前的咸陽宮遺址。

五人分別是嬴政、玄女、夢可兒、龍右、蒙恬。

史料記載:漢高祖元年,劉邦引兵攻入關中,入咸陽,封秦珍寶財物府庫,蕭何收秦律令圖書獨藏,使其倖免後來的焚燬。後項羽率兵四十萬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嬴子嬰,焚燒咸陽宮殿,咸陽城被毀。

雖是平行時空,但嬴政的表情依舊沉重,他的意識彷彿穿越遙遠的時空,看到大秦帝國往日的輝煌。

“走吧。”嬴政揮了揮手,朝著始皇陵的方向飛去......

驪山皇陵

《史記·秦始皇本紀》雲:“始皇帝陵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葬既已下,……樹草木以象山。”

此等地下宏大景象,已經被髮掘出的兵馬俑軍陣,以及尚未發掘而進行的科學探測所大體證實:廣袤蒼穹星斗羅列,取象於天也;水銀為江海河川,取象於地也;兵馬俑軍陣與廟堂朝會羅列陵城,中取於人也。

後人每每驚歎於始皇帝陵墓氣象之瑰麗龐大,多將此等營造謀劃之奇蹟,本能地歸結於秦始皇帝本人的超絕創制之才。其實不然,始皇帝一生勞碌繁忙於國事,五十歲之時驟然死去,無論其心志、其時日,都不可能從容地去鋪排身後如此盛大的葬禮。@·無錯首發~~

故而只有一種可能:謀劃力與想象力幾乎與始皇帝匹敵的李斯,以荀子關於葬禮的法則為根基,最極致地營造出了格局驚人的隆盛葬禮,最極致地營造出了冠絕歷史的宏大陵墓。

合理的歷史邏輯是:始皇帝葬禮與陵墓,幾乎與始皇帝沒有必然關聯;人們忽視了後來變得灰濛濛的李斯,於是也將人類奇蹟之一的始皇帝陵墓,變成了無法破解的奧秘。

李斯謀劃的園寢制是:以始皇帝陵墓為軸心,建造一座分為內城外城的壯麗城邑,內城周圍五里,外城周圍十二里,內外城俱有四座城門;其形制規模,遠遠大於春秋戰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尋常現世城堡;陵園城邑之內,除地下盡行鋪排龐大軍陣朝會等等宏大格局外,地面山墳一側同時建造祭祀之宗廟,供皇室與天下臣民人廟祭祀。

這一宗廟的正式名稱是“寢廟”,也就是建造在陵寢的宗廟。

幾人現在都隱匿於虛空,因此來此地觀光的遊客根本看不到他們。

龍右和蒙恬追隨嬴政多年,見貫了世間的新奇事物,始皇帝陵對他的觸動雖然大,卻並未多言。

光華一閃,嬴政已經出現在皇陵內部,墓室足有兩個足球場那麼大,兩邊是無數手持長戈的兵馬俑;中央有一副孤零零的青銅棺槨,前面燃了一盞長明燈。靈柩所在的地方,是一個小小的中心點。始皇帝的軀體被安放於此,實在是寄望有長生不老再現人世的一天。

而這般宏偉壯麗、一望無際的內城,不過是一重一重的外城所包圍保護的中心點。往外推算,究竟有多少個坑室?多少座建築物?多少道城牆?佔地有多廣?人地有多深?

也許就在整座驪山之下。也許在整個咸陽之下,也許……沒有人估計得到。

這座天下最偉大的陵墓,由最偉大的皇帝,自公元前二四六年他即位開始,花用了一生的時間和精神,直至公元前二一零年冬。

人葬,歷時三十七年,動用了七十二萬人力,還沒徹底完成。

嬴政隨手將一絲法力注入棺槨之中,棺槨頓時爆發出一道耀眼的光芒。

幽靜的墓室之內響起一聲令人毛骨悚然的嘆息。

光華散去,棺槨緩緩開啟,只見一位五十多歲的老者坐了起來。

衣履仍是一等,已經不起歲月。目光依然單鋒,不忽而威,不過鬢髮殘白。

他,就是另一個平行時空的——始皇帝嬴政。

對方疑惑的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他深沉地道:“徐福一去不返,朕坑四百六十餘名方士於咸陽城外,惟未息心,及至五次巡行,病重沙丘。趙高與五六宦官,把聯放置於可調節溫度之輥轎車中,隨車以一石鮑魚闢臭,自九原直道抵達咸陽,葬於驪山陵。”

雖然來自不同的平行時空,兩人卻像是許久未見的兄弟。

“扶蘇是否繼位?大秦帝國傳承了幾世?”老年嬴政問道。

“這個時空的秦國,二世而亡。趙高篡改詔書,扶持胡亥繼位。扶蘇、蒙恬自裁而死;之後,胡亥為了穩固皇位,將自己的兄弟姐妹一併誅殺。”

“老年嬴政”露出一個悽慘的笑容,回首自己一手興建的、輝煌而又宏偉的地宮,以為可以萬世長居,雄霸天下;它花上了三十七年、七十二萬人力、舉國的財富......如今亦歸於塵土。“胡亥,朕的好兒子!”

稍微平復了一下心情,他問了一個關鍵性問題:“你是何人?”

“秦國第三十三代諸侯王,秦始皇帝,嬴政!”

聞言,“老年嬴政”露出錯愕的神情。但是很快,他的腦海中憑空出現一些資訊,以及自己為何會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