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雪飄燕都,天下大勢(第2/2頁)
章節報錯
府邸中,太子丹與幾名黑衣人正在密謀著什麼。
荊軻、高漸離、田光、秦舞陽,以及一名黑袍人......
“鉅子先生,久聞墨家有四靈機關獸。青龍、白虎主兵戰殺戮,可擋住千軍萬馬;朱雀主應變,可乘雲御風。姬丹懇求先生,以天下黎民為重,舊我燕國於危難!”
“此事難成,一旦失敗必將引發戰亂,使百姓受苦!且嬴政也並非一無是處,雖然破城,但他卻嚴令士兵不得屠戮百姓,不濫殺俘虜。”六指黑俠搖了搖頭,“我身為鉅子,不能讓墨家陷入危難。”
“但求先生協助,姬丹願意答應先生的任何條件。”太子丹跪倒在地。
“不!”六指黑俠再次拒絕,說罷,他起身欲走。
“等等!”田光突然出聲,隨即,他將一塊令牌放在桌上——其上寫著兩個小篆字型,神農。
神農令,每十年一次現身江湖的懸賞令牌。
“地澤萬物,神農不死,將相王侯,寧有種乎。”
諸子百家之中,農家是人數最多的一派。農商九流,龍蛇混雜;每次出現都會在江湖掀起一場血雨腥風。
先前大秦武安君白起多次帶兵攻伐六國,殺人百萬,與六國結仇頗深。後世之人只知道白起是因為違抗軍令,拒絕帶兵攻趙而被秦昭王賜死。殊不知便是田光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愣是把此事攬到農家身上。
“如果加上這個,先生可否答應?”
幾人相繼露出震驚的神色,尤其太子丹更是愣在原地,“先生......先生原來是俠魁!”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嬴政一個人的。我農家十萬弟子,願助太子一臂之力!”田光出聲道。
“姬丹,感恩戴德。此事若成,農家便是我燕國的大恩人。他日必傾盡所有報答先生!”太子丹激動的道。
“諸位,失陪了,我墨家不願意蹚這趟渾水!”六指黑俠語氣斬釘截鐵。
“天下皆白,唯我獨黑;非攻墨門,兼愛平生。墨家也不過如此。”秦舞陽譏諷道:“真是徒有虛名!”
沒有理會他的譏諷,六指黑俠走了出去。因為在他看來,嬴政的所作所為都是合理的,是真正為天下百姓著想。
……
要想刺秦,需要解決的有三件事情。
其一:是絕世利器,墨家鑄劍師徐夫子之母為荊軻打造過一把佩劍——【殘虹】。這是一把屠龍之劍。殘虹與其他的青銅劍用材完全不同,是用天上墜落的星辰碎片打造而成,碎片雖然看起來像岩石,卻會燃燒起熊熊火焰。這把劍確實十分強大,但也太過兇戾,傷人的同時也會對劍的主人有害。
其二:就是能夠踏上咸陽大殿,並能拿出被秦王親自召見的大禮。邦國之間,最大的禮物便是土地。太子丹本意,是要將與秦國【雲中郡】相鄰的全部畜牧之地八百里,獻給秦國為禮物。可荊軻說不行,那是燕國事實上已經不能有效控制的地域,作偽之象一目瞭然;要獻地,只能是燕南之地。
燕南之地,是燕國易水之北、薊城之南的最為豐腴的平原丘陵地帶,也就是後來的【廣陽郡】。這燕南之地,原本是古老的薊國土地,古地名叫做督亢。
春秋時期,燕國吞滅薊國之後,燕國中心從遼東地帶遷入薊國,薊城便做了燕國都城。從此,燕國便有了兩翼伸展的兩大塊沃土根基:西南曰燕南,東北曰遼東。遼東雖肥,卻失之寒冷,漁獵農耕受制頗多。燕南之地氣候溫潤多雨,土地肥沃宜耕,便成為最為金貴的腹心糧倉。燕國能立足戰國之世,十有八九是燕南之地的功勞。
太子丹雖然大為心痛,最終還是贊同了。
其三:是物色同行副使。荊軻清楚地知道,刺秦,實則赴死;無論成與不成,刺客本人幾乎都是必死無疑。刺殺未遂,死是必然的。刺殺成功,你能逃得出大咸陽的千軍萬馬麼?唯其如此,同行副使與其說是邦交禮儀之必須,毋寧說是士俠赴死之同道。
對於如此重大的刺客使命,荊軻所需的同道無須多麼高深的劍術功夫,劍術之能,荊軻深信自己一人足以勝任。同道之要,在於心神沉靜,而不使秦國朝堂懷疑。若能心智機敏,能助他一臂之力,自然是上上之策!反覆思考,荊軻選定了太子丹的門客兼死士,秦舞陽——自稱十三歲就可以殺人,對太子丹言聽計從。
————————————
在邯鄲待了兩月有餘,嬴政回到了咸陽。
趙高將燕國的流言一字不差的彙報給嬴政。嬴政端坐在龍椅之上,臉上略過一絲不易察覺笑容。
“把麗姬獻給寡人?有意思......趙高,你即刻下去,此此事推波助瀾。”
“諾。”
到底是太子丹,為了迫使荊軻來咸陽行刺,這種謠言都編的出來——不過,這也剛好給嬴政一個徹底撲滅燕國的理由。
燕國終究要順著歷史的方向發展了。唯一不同的是,荊軻的對手不再是個凡夫俗子,後世也不再會有“秦王繞樑祝”這個成語。
“姬丹,寡人要你追悔莫及!”嬴政心道。
自從當上秦王,嬴政從來不以正義的一方自居。滅六國是歷代秦王的心願,也是嬴政當前的目標,所以從來不在意各國百姓對他褒貶不一的評價。
同樣的,太子丹為了改變燕國而做出的各種抗爭,也都能理解。只可惜,他沒有那個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