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 加冠親政,疲秦之計(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番演技,使得群臣對嬴政又敬、又怕。但此時只能跟著附和:“王上聖明。”
“朝事繁複,寡人恐右相國一人難以應付,所以,寡人決定,加封劉基為左相國,替代文信侯的位置,位列三公之首,輔佐寡人,處理政事!”
“臣,領旨謝恩!”劉伯溫跪地叩拜。
“趙高,取相印、相冠。”嬴政接著道。為了大秦的長遠發展,他當然會選擇一個更稱職的人來坐這個位子。
隨後,趙高階著托盤走到劉伯溫面前,劉伯溫微微躬身,小心翼翼的將相冠戴在自己頭上。前世,他的主要職務實在為朱元璋處理風水上的問題。一身文采根本沒有施展的地方。而今有這個機會大展宏圖,他內心久久無法平靜。
文武大臣緊跟著行禮,“拜見相國。”
“諸位同僚不必多禮,劉基今後就請各位多多幫襯了。”比起呂不韋,劉伯溫則更加謙遜和平易近人,這些年深受嬴政信任,很多事情都會與他商討。
相國之位,非他莫屬!
————————
晨曦微露,朝陽從厚厚的雲層中緩緩露出頭來。宏偉的宮殿沐浴在萬道霞光之中。飛簷斗拱,層層相連,橫亙數里之遙,這裡四面通透,遠觀群山,近賞碧水,風來時,秀木湧動。
隨著十二編鐘的響聲,擊碎了皇宮的寧靜,兩班大臣在相國劉伯溫、昌平君的率領下呈雁行之序,來到天台之下,分班列隊,靜靜等候。
嬴政一步步向高臺——今日,是他加冠的日子。
這種盛大的儀式,無論是華陽太后、還是太后趙姬,以及嬴姓宗族的人,全部到場。
“秦王加冠,始!”隨著禮官的高唱聲,一位年長的嬴姓老人開始幫嬴政加冠。
一加布冠,令月吉時,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三加曰: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老無疆,受天之慶。
終加玄冕:顯先王之光耀,呈皇天之嘉祿,天命王者,福澤九州,千秋萬年,與天無極!
隨著禮官高唱完畢,那象徵王權的平天冠戴在嬴政頭上。
一身黑色龍袍。其上繡有十二紋章,來源於古代華夏各部落的圖騰崇拜,代表王權的神聖地位。
每一紋章各有不同寓意:
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象徵著帝王皇恩浩蕩,普照四方。
山,代表著穩重性格,象徵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
龍,象徵帝王們善於審時度勢地處理國家大事和對人民的教誨。
華蟲,象徵王者要“文采昭著”。
宗彝,象徵帝王忠、孝的美德。
藻,則象徵皇帝的品行冰清玉潔。
火,象徵帝王處理政務光明磊落,火炎向上也有率士群黎向歸上命之意。
粉米,象徵著皇帝給養著人民,安邦治國,重視農桑。
黼,象徵皇帝做事幹練果敢。
黻,代表著帝王能明辨是非,知錯就改的美德。
最後,則是嬴政獨有的【真龍天劍】,也掛在腰間。這個步驟是他親自完成的,因為根本無人能拿動這把劍,更無人能將其抽出。
酷似水晶的劍氣在晨光的照耀下,晶瑩生輝。
“恭賀王上加冠!”群臣跪地叩拜:“王上萬年無期,萬年無期!”
“平身。”輕描淡寫的兩個字,卻迴盪在秦王宮,久久不散。
“鏗鏘!”
真龍天劍出鞘,嬴政舉劍指向東方,歷經六年的沉寂,踏著兄弟、將士、敵人的屍骨,他終於坐上了這個尊貴,且孤獨的王位,凌駕於王權的巔峰,俯視一切。
他有些慶幸,母后趙姬的命運並未像原著那般禍亂後宮,更沒有掀起嫪毐之亂。但留著這個人在世上,他心裡總是有個小疙瘩。
遠處,一身宮裝的焱妃看著持劍而立的嬴政,她嬌美的唇輕抿著,一種觸及心靈的愛慕之情就象投入湖水的一枚石子,攸地蕩起層層漣漪。畢竟兩人經常同塌而眠,共赴巫山。很多時候,嬴政會跟她商量不少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