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攻滅韓國,設立潁川(第1/3頁)
章節報錯
開戰以前,秦國做出相應部署,形成的秦軍態勢便是:蒙恬一軍駐屯【九原郡】御邊;龍右主力大軍駐屯藍田大營備戰滅趙;王翦父子率關中及咸陽守軍對韓作戰;嬴成率軍對趙襲擾以使趙國不能鼓譟山東合縱,其餘關塞守軍,只保留河西離石要塞、東部函谷關要塞、東南武關要塞、西部陳倉要塞四處,每關兩萬重甲步軍,城頭架著火炮,只防守偷襲之敵,不做任何出擊。
白亦非戰死的訊息傳回新鄭,韓安大為驚恐。
憑藉公輸仇製造的【破土三郎】,攻佔城池簡直如履平地。加上多年來,韓國的主力被秦國消耗殆盡,根本無力抵擋如此兇悍的進攻。
父子二人一路高歌猛進,攻城拔寨。短短兩個月,五萬鐵騎已經將新鄭圍住,韓王已是甕中之鱉。
王翦父子也遵從秦王定下的軍令:不傷一個百姓,不殺一個戰俘,這種戰術之下,基本沒有遭到什麼頑強抵抗。
新鄭城下,王賁駕馬上前,高聲喊道:“都給我聽著,本將軍限你們兩日之內,開城投降,否則破城之日,讓你們片甲不留!”
“破城之日,片甲不留!破城之日,片甲不留!”數萬大軍齊聲喝道。
韓王看到了韓國這次是真正地瀕臨絕境了。
痛定思痛後,韓安反倒漸漸清楚起來:堅守新鄭,固然未必守得住;求援五國,五國也未必出兵;然若果真逃出新鄭進入大臣封地,其後果只能更慘;那些老世族早已經將封地整治成了家族部族的私家城堡,失勢而進便是羊入虎口,其時奸黨弒君,自己還不是身首異處?
“無須再爭,三策救難!”
韓王拍案決斷,說出了他的三策:其一,立即整軍,堅守新鄭;其二,立即派出特使,趕赴五國求援;其三,新鄭國人悉數成軍,府庫兵器悉數發放,各家封地立即將歷年所欠財貨糧草運入新鄭以作軍用,舉國人人抗秦!
韓安說罷,幾個王族大臣一口聲贊同擁戴,幾家封地大臣卻都不說話,場中一時頗見難堪。
“臣以為,封地糧草可暫時不議。”張良站了出來。
儘管韓王安與王族大臣們都目光冰冷,張良卻有條不紊的道:“眼下韓國情勢,也已是人地皆失。眼下山東情勢,也已是人人自危。新鄭當守,邦國大義也。然而,新鄭能否守得長久,能否如田單孤城抗燕六年,卻是兩難相悖之勢。唯新鄭可守、能守,韓軍能力戰秦軍,五國方可救韓。韓之世族封地方可全力資國!”
“若新鄭一戰而敗北,五國必不來救,糧草財貨縱然運入新鄭,亦是資秦而已。況且,眼下新鄭尚有南陽郡搬回之財貨糧草支撐,宜全力備戰,不宜急於徵集封地財貨糧草。韓王若能激勵國人死戰,但能守得半年一年,各國救援必源源而來,糧草何難?”
“好!依張良之說,糧草不論,目下立即備戰!”
韓安拍案決斷。大臣們沒有了眼下利害糾葛,第一次顯出同心氣象,分外利落地達成了部署:命姬無夜立即徵集各方軍馬開出新鄭駐防;丞相張開地總籌糧草軍械,並籌劃新鄭城防事宜;張良草擬求援國書,並督導求援事宜;韓王安親自督導整軍激勵將士。如此等等一番部署,韓國君臣立即匆匆忙忙大動了起來。
多年死氣沉沉的新鄭,第一次喧鬧了。
得知韓國開始整軍備戰,王翦頓時精神大振,他將手中的布條扔進火盆,一陣拍案:“韓王有種!傳令,把八百火器營給我調至前軍,明日正午,炮擊新鄭城!”
“諾。”王賁應了一聲。
【百戰穿甲兵】的長處就是攻城拔寨,因此裝備著許多重型機關獸,以及八門火炮。火炮的威力王翦只是在試射之時見識過,如今還是初次應用到戰爭中。
次日正午,六門火炮被調集到城下,炮手們搬運著子銃和炮彈。
王賁一聲令下,“點火!”
引線點燃,一輪炮火打擊過來,城門樓上的一根王旗折斷,烈火向那邊蔓延開去。
頓時,城磚崩裂,幾十個守城軍被炸的支離破碎。
第一輪發射完畢,炮手對於射程和準頭迅速做著調整,清潔炮膛,重新裝填提炮彈,速度快捷無比。
“開火!”王賁再次下令。“轟、轟、轟!”火炮轟鳴,大地震動,城頭上頓時硝煙瀰漫。
“攻城!”
下一秒,數萬大軍自四面八方湧了上來。
兩輪炮擊,基本集中在城門樓,韓軍的血肉之軀終究不能和火炮對抗,短時間內根本無法組織新的軍力上來守城。
“——報!”一名渾身是血的軍士跑進大殿,“王上,聽聞我們要守城待援,王翦已經開始攻城,請王上定奪!”
“怎麼這麼快?”他昨夜才定下計策,一切還未來得及實行。韓王一個機靈,似乎意識到了什麼:“我們當中,有細作!”
這個計策昨夜在定下,秦國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得知。
他的目光在群臣身上掃過。聽著近在咫尺的炮擊聲,他已經沒有時間再去追究究竟是誰洩密。
韓王一屁股坐在王座的臺階上,抬起右臂:“你們走吧,各自逃命去吧......”
“王上保重......”群臣跪倒在地,這是他們最後一次行禮了。
“天若滅韓,何使韓成大國!天不滅韓,何使新鄭一朝潰散!”無論韓安在如何哭泣悲號,仍舊無法阻擋秦國的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