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 治國方略,冊立王后(第2/3頁)
章節報錯
李斯趕忙行禮,“草民感承秦王誇讚,愧不敢當。”剛見面就獲得秦王如此高的評價——這對平民百姓是莫大的榮耀。
李斯師從儒家宗師荀子,與韓非是同門。後來到秦國為官,任官期間因嫉妒韓非才華而陷害韓非,因此被荀子所厭惡。他的才華遠不及韓非,人品也不是很好,然而他出手極狠、對自己狠、對別人更狠,為了自己的仕途,他放棄了很多。
然而他也沒有錯,他只是為了秦國,為了自己仕途,職責所在而已。
然而,李斯這樣的將相之才,卻不懂得急流勇退......秦始皇死後,為繼續保有丞相之位,與趙高合謀,篡改遺詔,迫扶蘇自盡,立秦二世胡亥為帝。而後,又因秦二世大修阿房宮而上書勸諫,最終被捕入獄。在獄中向胡亥上書被趙高扣押,反被趙高陷害謀反,最終落得個腰斬於市,誅滅九族的下場......
可從皇帝的角度,正需要這樣的臣子。
只要給他金錢、權力、地位,他就會乖乖為你賣命;反觀那些心中有著大義,沒有什麼愛好的人,做人是完美的,但做臣子,就不夠格——他們也不似系統召喚出來的人物,不會背叛,只遵從自己的命令。
“伯溫,把這篇【治國方略】封存起來,以被寡人今後翻閱。”
“諾。”
“李斯,你的文章不錯,但我大秦也有規矩。你需要獲得臣子們的認可,才能名正言順的入朝為官,你就暫留在相國府中,做些差事。”
“李斯領旨謝恩。”
今日獲得秦王的褒獎,他已經很滿足了。但想要憑藉一片文章就立刻飛黃騰達,根本就不可能。
......
三天後,嬴政在宮內的大殿舉行一場重要的典禮——商討王后的人選。
這是他思考很久才決定。
說到底,他不是歷史上的“始皇帝”,沒有各種外來因素的影響。縱然是他,也不能保證自己未來就不會出點什麼意外,畢竟修道之人都有很多劫數,這是無法避免的;一旦有這種情況發生,必須要有一個壓的住場的人,來保證帝國不會崩潰。
正史上:始皇帝死後,趙高採取了說服胡亥威脅李斯的手法,二人在沙丘宮經過一番密謀,假造秦始皇釋出詔書,由胡亥繼承皇位,還以秦始皇的名義指責扶蘇為子不孝、蒙恬為臣不忠,讓他們自殺,不得違抗。
倘若有太后存在,有豈會發生這樣的事?
大殿內,兩旁每邊各設四十席,均面向殿心廣場般的大空間,席分前後兩排,每席可坐十人,前席當然是眾王室貴胄大臣,後席則是家眷和特別有身分的武士家將。
“當!“
編鐘響起,絲竹聲起,一隊禮樂隊步履輕盈且奏且吹,領先入來,然後散到兩旁立定,繼續奏樂。
眾大臣的目光,往正門處。
在宮娥簇擁下,二十歲的嬴政昂然步入殿內,後面跟著過百隨身近衛,分繞往酒席後的空間排立站崗。
他頭頂玄冠,前圓後方,頂端有數十條串珠玉垂下,以紅綠綵線穿組,賦予了他君主的威嚴;身上的龍袍上衣用繒,下裳用,綴滿日、月、星辰、龍等圖案,華麗非常。
他獨自走上臺階,坐在龍椅,兩位王妃和太后分坐到旁邊的席位上,眾人都弓著身子,恭候他入席。
直到嬴政坐定後,出聲道:“眾卿家平身,請坐。”
眾大臣高頌祝賀之辭後,才坐回席處,各自落座。
“今日,寡人召見諸位,就是確定大秦王后的人選。”嬴政道。
“王上聖明,天子有後,諸侯有王后,此乃古來就有的規矩,王上此舉順應天命,萬民稱頌!”昌平君恭維道。自呂不韋倒臺,嬴政一直重用他,若羋若公主成為王后的話,他的身份、地位也能更加安穩。
據他所知,秦王這麼多年也只有兩位王妃,其中一位沒有任何的身份背景;而公主卻出身貴族,這王后的位置必然是她的。
可就在此時,一身玄色宮裝的玄女走進大殿。氣質如嬴政一般孤傲高冷,讓人敬而遠之,不敢靠近。
走到大殿中央,玄女略微躬身,出言道:“拜見王上。”
“不必多禮。”
玄女到一旁站下,大臣們這才看清了冷雨的容貌。絕世無雙的美貌,讓凡俗界地一切美好事物。在她面前都會顯得庸俗。這種美超塵脫俗,不沾染半點塵世氣息。如墨地長髮自然下垂著,傾城傾國地容顏,似那最精緻的玉雕一般,沒有一絲瑕疵。
昌平君的心當場就涼了半截,心中升起不詳的預感。
“諸位愛卿,寡人決定,立玄女為我大秦王后,持王后璽印!”嬴政沒有猶豫。
不得不說,這是任何男人都無法抗拒的女子,只是她身上的冷傲任何人看上一眼,就遍體生寒。
“王上,王后之位事關大秦江山社稷。無論其出身、背景都要對大秦有利才符合定製,更要有過人品行。”一位嬴姓前輩出聲道。
“寡人說過,‘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這就是寡人創立的新法:自此之後,一後二妃,永不再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