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相國府外聚集著諸多文人墨客,李斯就在其中。他不遠萬里,從齊魯之地來到關中,為的就是找到一個能夠安身立命,可以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學。

大門緩緩開啟,一名僕役走到門前,高聲道:今日的題目,相國請諸位遞交一篇《治國方略》,入選者可以成為相國門客。”

一時間,眾人議論紛紛,唯獨李斯低頭沉思文章的內容,究竟要怎麼寫,才能一鳴驚人。

僕役繼續道:“請各位到院中落座,已經備好筆墨竹簡。”

眾人開始魚貫而入。

剛進門,一些人就被院落中的桌椅弄得摸不著頭腦。畢竟桌椅板凳這種東西如今也只在秦國興起,還沒有傳到齊魯之地。

家僕解釋道:“此物名為‘椅子’乃是秦王主張推行,往後大家都不必跪坐,請諸位開始答題吧。”

李斯自從來到秦國,在街上就看到了諸多新奇的東西,馬鐙、馬鞍,座椅等等......這也使得他想要見到秦王,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收起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李斯提起毛筆,在竹簡上書寫起來。

兩個時辰一晃而過,眾人的文章被人收進箱子,統一送到劉伯溫的面前。

秦王而今不在,朝中的大小事務都由他和昌平君處理。他現在負責很多事情,火器、火藥、鍊鐵、造紙等,都由他親自監督。若非他已是道境中人,如此巨大的工作量早就累垮了。

一臉看了七八篇文章,都是建議秦王效仿周天子,分封諸侯,成為天下共主。

他不僅失望了搖了搖頭,分封制雖然有優點,卻容易釀成諸王之亂,末代周天子就是最好的證明。

再度拿出一片文章,劉伯溫的眼神才有些變化,他立刻招呼旁邊的小吏,“把李斯叫進來。”

小吏走到門前,高呼一聲:“傳李斯!”

不多時,身穿布衣的李斯走了進來,跪地叩拜:“草民李斯,叩見相國。”

“李斯,你這片文章,真是讓本相耳目一新。這才是我大秦該有的方略!”

“謝相國誇讚,斯,誠惶誠恐。”

“坐吧。”劉伯溫指著旁邊的椅子。

李斯起身落座,打量著眼前的劉伯溫,長眉入鬢,鼻直口方,一雙黑亮的眼睛懾人心魄,望之令人膽寒。乍看之下,更像一位得到高人。

“諸多文章,都希望秦王仿效周天子,分封諸侯,成為天下共主。而你卻提出前所未有的‘郡縣制’,卻是為何?”劉伯溫作為後世之人,有著更遠的見地,但還不屑於將古人已經提出的思想見解,說成自己的。

“周統一以後,周文王、周武王封的子弟很多,後來一個個都疏遠了,互相視為仇敵,經常發生戰爭,哪怕周天子也不能禁止。郡縣,天下才得以安寧,如此,便可從根本上剷除了諸侯王國分裂割據的禍根!”李斯說道。

“說得好,等秦王歸來,我便將你的這篇文章呈上去。”

“謝相國。”李斯心中大喜,頓覺這一路上的辛勞總算沒有白費。

————————————————

夜晚,嬴政和玄女站在長廊上。

長廊對面的湖泊,湖水如鏡,映照出天上點點繁星。

此時的嬴政,換上了那身白色便裝,頭上是純金打造的發冠。他伸手將玄女抱進懷裡,這也是兩人第一次擁抱,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覺。誰也不說話,就那麼靜靜的互相依偎著。

“也只有在夫人這裡,我才會完全不用防備,我們如普通夫妻那樣相處。”過了很久,嬴政感嘆道。

就在此時,玄女突然想起了什麼。

只見一絲流光劃過她的指尖,手中出現了一罈酒和兩個杯子。

“我回來的時候,樓蘭大祭司將許多東西送給我,作為對大秦的朝貢。”玄女說道。

“你還懂得空間法術?”

“是師尊的功勞,她傳授了許多試用法術給我,還有很多【多元宇宙】的知識。”

酒壺中裝的醇香的葡萄酒,嬴政倒滿兩杯,喝了一口。自從踏入道境,他對宮中那些山珍海味就沒什麼胃口了,唯獨對美酒是來者不拒。

“夫人,師尊有跟你說過,‘我們時間不夠’是什麼意思嗎?”這個問題,困擾了他許多年。

“具體原因我不清楚。根據我數年的推算天機,你我二人本來不應該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我們的出現,就是一個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