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御書房

嬴政看著手中的信件,那是華陽太后送來的書信,大致內容是:邀請他欣賞楚國公主的舞蹈。

說句實在話,比起舞蹈聲樂,他更喜歡的是國家朝政、軍隊操練,像這種“陶冶情操”的事情,他是很少接觸的,其主要原因還是,他見識過更多的“娛樂設施”,自然對這種古典舞蹈欣賞不來。

“公主羋若正在練習,三日後請王上欣賞一下楚國的編鐘鼓樂。楚國編鐘有近百具之多,大小不同,各盡其妙,合而成樂;分兒定音。王上聽過既知。”

嬴政點點頭,“太王太后乃寡人的祖母,寡人自當前去。”

......

隨著十二聲編鐘響起,嬴政身著黑色龍袍,在樂聲中緩步升座。今日朝堂上沒有文武大臣,只有趙姬,華陽太后,以及昌平君等人。

華陽太后環視四周,漫聲道:“開始吧!”

禮樂再起,身著楚國服飾的宮娥走了進來。中間簇擁這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女。

編鐘鼓樂,鶯歌燕舞,聲動宮闕。

楚國毗鄰長江,叢林山川較多,這樣的自然環境使楚國人都具有浪漫的氣質,自然界的不確定因素增加了楚地的神秘感。這種神秘感和浪漫氣息透過藝術的形式進行了表達。這種飄逸的藝術形式被廣為接納,一直盛行至漢代。

《舞賦》中也提到,“蜲蛇姌弱,運轉飄忽”寫出了舞蹈形態的神秘,舞蹈彷彿是在模仿水波粼粼,並以水的盪漾來襯托舞蹈的旖旎浪漫;“體如游龍,袖如素蜺”這種舞蹈形態需以長袖為舞才能演繹出其飄逸浪漫之感。

華陽太后滿臉笑容,但注意力一直在嬴政身上,希望能從她臉上看出點什麼。

但嬴政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他心中清楚,既然穿越,就一定要把現代社會的觀念和看法拋棄——然而對於一個十二三歲的小丫頭,他實在不會有什麼想法。

在原著中,楚國公主是扶蘇的母親。

但師尊有言在先:人祖血脈太強的緣故,根本無法誕生後代;如此也好,沒有後代,自己做起事來會省去許多顧及。

一曲歌舞終了,眾人拍手叫好。

華陽太后問:“王上,楚國的舞樂如何?”

“美輪美奐。”嬴政點點頭,“祖母要是沒意見的話,寡人願意迎娶公主。”

“好,王上大局為重。羋若,走上前來,讓王上好好看看你。”

“諾。”羋所應了一聲,走到嬴政面前,弓著身子,神態舉止,盡顯小女人的姿態。她小心翼翼的抬起頭,打量這她未來的丈夫。

“祖母若是沒意見的話,就請位寡人籌備婚禮吧。”

華陽太后點點頭,看向昌平君:“熊啟,此時就交給你去辦。大秦的王上與楚國的公主,婚禮一定要盛大,全城百姓普天同慶。”

“諾。”

————————

入夜,秦國王城之外。

焱妃弓著身子站在空地上。不遠處,是全身罩著黑袍的東皇太一。

“東君,你失去了清白之身,按照門規應當打入地牢,永世不出!”聽得出,東皇太一這次有些生氣了。

“弟子明白……願受責罰。”焱妃低下頭。

“不過,此事錯不在你,要是完成本座交付的任務的話,到可免去責罰。但今後不得再見嬴政,只需要專心教導弟子便可,不得踏出宗門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