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後世還會討論,如果勵治皇帝能多活三五八年的話,功績指不定還會更大。

“真就不肯向朕低頭嗎?”皇帝問道。

“回皇上的話,老臣,無罪!”項鏡之回答道。

皇帝抬手一揮,謹歡端著一個盤子上前,放在了桌子上。

隨後,謹歡將盤子上的酒端起來,遞給項鏡之。

謹歡的手,已經開始顫抖了。

這是一杯毒酒。

是用來送項鏡之上路的。

項鏡之這一生為了大炎王朝殫精竭慮,如今卻落得這麼個下場,謹歡其實感覺有點心寒。

憑著項鏡之的權勢,如果他想要自保的話,剛剛上位的永興皇帝,是根本沒有半點殺項鏡之的可能的。

甚至項鏡之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逼迫皇帝進行一定程度的讓步。

可是,項鏡之並沒有這樣做,他從來沒有拉幫結派。

時至今日,他也沒有利用權勢來自保。

既然要死,那就從容赴死。

“謝皇上賜酒!”

項鏡之接過酒杯來,非常淡定的將這一杯酒一飲而盡。

我這一輩子,雖說沒有轟轟烈烈,卻也做了不少事情了吧?

這一輩子,值不值?項鏡之從來沒去考慮。

但是,他絕對可以無愧於心了。

陪著幾位皇帝共同走過一程的他,終於要去見那幾位先帝了。

項鏡之喝完毒酒之後,緩緩的倒在了地上。

勵治元年,十一月十五,項鏡之卒,享年六十六歲,諡號文成。

皇帝只是賜死了項鏡之,卻並未公開定項鏡之的罪。

因為他很清楚,項鏡之的影響力非常大,如果殺了他還要定他的罪的話,一定會引發輿論壓力的。

所以,皇帝親自給項鏡之定了一個非常高的諡號。

項鏡之所得到的諡號,在大炎王朝兩百多年的國祚當中,可以排進文臣的前三了。

而項鏡之的成就,則不能拿來與以前的文臣相提並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