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王調派了五萬揚州君去沿海,兵力十倍於海寇,卻被海寇剿滅了整整四萬餘人!皇上,揚王蕩寇不利,罪該萬死!”姚子清憤憤不平的說道。

揚州有原本有三十萬大軍,霍啟的十萬精銳已經戰死沙場。

可揚州還是有二十萬大軍啊!

霍啟尚且能帶著十萬大軍,抵抗北遼蠻子這麼久。

揚王手中二十萬大軍,碰上五千海寇,居然直接被剿滅了四萬!

到底是誰在蕩誰啊?

皇帝心態倒是很穩。

如今大炎王朝有大殺器,皇帝並不怕海寇。

那些海寇再厲害,也絕對不會有神機營厲害。

而如今揚王的實力大打折扣,對皇帝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

況且他下旨揚王剿滅海寇,目的其一也是為了削弱揚王的力量。

不過這些海寇如此厲害,也是皇帝沒想到的。

區區五千人,怎麼能敵得過五萬大軍?

“再讓揚王增派兵力,一定要蕩平海寇。”皇帝沉聲說道。

“皇上,揚王這酒囊飯袋,依臣看來,倒不如直接砍了他的腦袋,另外派人上。”姚子清說道。

“崇王的人頭落地不久,雲王也被貶為庶民,這時候如果砍了揚王,對大局不利。況且,揚王未必會讓人砍。”皇帝沉聲說道。

“皇上下旨,臣且親自去取揚王人頭!”姚子清說道。

“愛卿的心情朕能理解,就按朕的旨意來辦吧。”皇帝說道。

“臣遵旨。”姚子清只能應下來。

“西楚什麼情況?”皇帝又問道。

“北遼似乎對之前那事相當不滿。”姚子清回答道。

“北遼精銳盡失,難道他們還有什麼可以與我大炎對抗的力量不成?況且西楚有神機營,想必北遼不敢亂來。”皇帝說道。

“北遼蠻子狼子野心,依臣所見,應當發兵剿滅之!”姚子清說道。

“愛卿,你覺得大炎王朝如今的情形,適合大動干戈?”皇帝問道。

這時候,項鏡之走進了御書房。

“如今大炎王朝的情況,確實不適合大動干戈。不過,來年可就未必了。皇上,這是越王呈遞上來的奏摺,請皇上過目。”項鏡之將一份奏摺遞給了皇帝。

皇帝接過奏摺,仔細看過之後,笑道:“好,越王為大炎江山盡心盡力,應當嘉獎。”

現在陸居元在陵州,皇帝最為關心的還是陵州的情況。

“對了,陵州呢?”皇帝問道。

“陵州前幾日倒也發生了一件大事,陵州統領,陵州知州,以及陵州一些富商,悉數被陵陽侯滿門抄斬,四千餘人頭落地,近百萬畝田地收歸朝廷。”項鏡之回答道。

蕭遙解決不了的問題,果然還是得靠陸居元啊。

越王雖然還沒有將所有的田地收歸朝廷,不過他確實是在幹實事。

越州囤積的糧食,全部都被越王清點了出來,除去越州的開銷之外,越王還將糧食主動送往需要糧食的地區,以此來解決當下許多地區饑荒的問題。

而且越王還在積極的打通越州與陵州的通道。

眼下的陵州都被帶動了起來。

陸居元佔一大部分功勞,越王也佔據了相當一部分的功勞。

以前只會跟他勾心鬥角的親弟弟,如今倒也有點作為了。

不過皇帝也知道,越王做些事情,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做給他這個當親哥哥的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