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長遠的打算(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果陸居元跟他站在一起的話,那蕭桓掌握的地盤就不是兩個,而是三個。
西楚將軍龍驍,可是陸居元的人!
楚軍神機營,一兩萬人,可是能推翻北遼五十萬的存在!
至於他那幾位皇叔,那幾個老牌藩王,蕭桓沒有半點興趣。
換作是他上位,他要乾的第一件事情,也是先將這幾個老牌藩王拿掉,將他們兼併的土地收回來。
大炎王朝最根本的問題,蕭桓其實也看明白了。
蕭桓其實也非常認可新帝削藩,推行土地改制的國策。
只不過,蕭桓不想成為犧牲品。
皇位,本應該是他的。
如果他當皇帝的話,一定能比蕭濯當的更好。
蕭桓的封地越州境內,他已經在暗中推行土地改制了。
先散播自己的恩澤,這是在暗中積蓄力量的一種手段。
不過蕭桓不打算對越州進行大清洗,皇帝削藩,可以將步子邁開,可他不行。
絕對不能一口氣推翻當地計程車族,否則士族沒被推翻,他也將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蕭桓還需要利用士族的力量,等將來大事已成,天下大定的時候,再找這些剝削老百姓計程車族清算。
現在,只需要讓越州老百姓安居樂業即刻。
越州地靠中原,乃是四州通衢。
雖然沒有江南兩地富庶,不過跟江南嶽州相比,是差不了多少的。
越州也是個物產豐富的地方,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只比江南嶽州少兩成。
而且越州的水產也是相當的豐富,越州的水域面積,絲毫不比嶽州少,甚至可以跟揚州相提並論。
天下魚鄉,說的可就是越州。
蕭桓到越州之後,可一直沒閒著,他也知道體察民情的重要性。
蕭桓只在第一天到越州的時候,去了一趟王府,接見了一下當地官員和豪紳士族。
接下來所有的時間,蕭桓都在微服私訪,與民同苦。
這也算是他對自己的鞭策與警醒了。
他仔細回想,自己之前確實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對。
一週的時間之內,蕭桓去的全部都是縣城。
由此蕭桓也清楚的意識到了越州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地方。
哪怕是越州最窮的地方,當地的老百姓,都還是有一口飽飯吃,家家都有餘糧。
這可是連京城都比不上的,京城可都還有許多的貧苦百姓。不過在京城完成土地改制之後,他也發現京城吃不起飯的老百姓大幅度減少了。
這也正是蕭桓意識到土地改制重要性的最主要的原因。
做好越州的經營,並不難。
畢竟越州本就不是個窮地方。要論經濟發展的程度,蕭桓有把握可以在一年之內,經濟直接超越京城,達到大炎王朝第三的水平。甚至還有可能超越嶽州,達到全王朝第二。
蕭桓找當地士族商量了一下,讓他們拿出一部分銀子出來,充繳國庫,如此來穩定京城,讓皇帝暫時放鬆對他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