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沒有把柄(第1/2頁)
章節報錯
皇帝在一時半會兒之間,無法思考清楚調動楚王的利害關係。
所以一有大事,皇帝勢必會將項鏡之給叫上。
項鏡之老成謀國,對於項鏡之,皇帝向來是深信不疑的。
調離楚王是王崇他們的意思,原本皇帝是想否決的,所以他想等項鏡之開口否決。
可項鏡之這一回,居然跟王崇尿一個壺裡去了,這就讓皇帝更加的無法理解了。
“王崇。”
“老臣在。”
“可派人去查探訊息了?”皇帝問道。
“老臣這就命人,進入北遼打探訊息。”王崇說道。
“你先去吧。”
“老臣告退。”
“項鏡之留下,其餘的人都走吧。”
宣明殿內,就只剩下皇帝和項鏡之兩人了。
皇帝盯著沙盤看了許久,問道:“派楚王鎮守東楚州什麼用意?給朕說說。”
“回聖上,東楚與北楚兩州共有一千三百餘里與北遼接壤,關隘眾多。除去趙英,目前僅僅只有五萬人鎮守如此長的邊界線。
如今北遼蠢蠢欲動,而這五萬人恐怕是不夠用。若是北遼忽然發難,僅憑一個趙英,恐怕無法抵擋北遼深入西楚的腳步。”
項鏡之回答道。
“趙英驍勇善戰,你對他如此沒有信心嗎?”皇帝問道。
“趙英確實驍勇,可他只擅長率領輕軍打奔襲戰與殲滅戰。若是要守城,打陣地戰,還是需要靠楚王。”項鏡之說道。
“你說得對,朕把這點忽略了。當年趙英率領騎兵深入北遼腹地,連丟五座關隘。若非是楚王在後面攻下那五座關隘,趙英當年未必回得來。”皇帝說道。
“聖上聖明。”
“只有我們倆了,馬屁就少拍了。你說,王崇想調楚王去東楚州,到底是何用意?”皇帝問道。
“老臣以為,王崇這是要以進為退。”項鏡之回答道。
皇帝眉頭一皺,問道:“你的意思是說,王崇並不想楚王去邊疆?他以為你會提出讓楚王留守西楚州城?”
“老臣正是此意,不管怎麼看,哪怕不讓趙英去北楚州,也得讓楚王北上鎮守邊關,才是最穩妥的選擇。”項鏡之說道。
“這就有點讓朕摸不著頭腦了啊。”
“聖上,想必楚王也已經做好北上的準備了。”項鏡之說道。
“土地改制的國策呢?沒有楚王,西楚五州必定會陽奉陰違!要不調陸居元回西楚,讓他去主持局面?”皇帝冷聲道。
“聖上不可,如今國策推行,重在全國,而不在西楚一地。西楚土地改制,本就是不最重要的。重要是的耕地更多的其他州郡。”項鏡之說道。
“好,好一個王崇!以家國大事為兒戲,好哇!”
不久過後,東宮。
蕭濯和王崇進入一間密室。
“真沒想到,項鏡之那老狐狸看穿了我們的用意,居然主張讓荀未北上!”王崇非常的惱怒。
他們最開始的用意,便是讓楚王留在西楚城內。
邊關起事,楚王哪怕坐鎮西楚城,也必定不可能安心的推行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