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英武殿上。

文武百官都已經到齊了。

最先到場的皇子是蕭桓和蕭遙。

就在這個時候,蕭濯,項鏡之,謹宣和姚子清,從英武殿外進入。

眼下聖上應該是在青州與北遼蠻子和談,突然要召開朝會,謹宣還是從殿外進入的,絕對是出大事了。

謹宣緩緩走上臺階,隨後轉身面對文武百官,將一份遺詔拿了出來。

“先帝遺詔:太子濯,歷磨礪日久,人已甚厚,各方皆已極,肖聯躬,必能承大統。著繼聯登極,繼皇帝位。”

隨後,謹宣拿出一份新的聖旨出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先皇驟崩,歸於五行,朕承皇天之眷命,列聖之洪休,奉長樂皇帝之遺命,屬以倫序,入奉宗祧。謹於今時祗告天地,即皇帝位。皇帝委寄於朕,朕欲行新物,去舊惡。務造昌之時。天下共監,脫有不及,則天下罪朕矣。朕必兢焉,與天下同創大業,為炎室之復興。建元勵治,大赦天下,與民更始。欽此~”

欽此落音,滿朝文武都已經知道,此事已經是塵埃落定。

先帝殯天,魂歸五行,如今太子繼位,大局已定。

可是,沒有人想到,事情居然發生的這麼突然。

聽完欽此兩個字之後,前排的蕭桓深深的閉上了眼。

到頭來他還是輸了。

蕭桓也看明白了,到頭來項鏡之和謹宣這兩把老骨頭,全部都站到了太子那邊去了。

現在詔書已經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讀完了,他爭鬥了這麼多年,也就相當於敗下陣來了。

蕭桓也不知道,等待他的結果,到底會是什麼。

罷黜?還是賜死?

都有可能。

他和太子甚至連表面都不算和睦,更別提能有什麼兄弟感情了。

蕭濯緩緩走上了臺階,隨後轉身面向群臣。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響徹整座皇宮,宮中所有的人,全部都面朝英武殿的方向行跪拜大禮。

“先帝殯天,魂歸五行,此為我大炎王朝之不幸,為天下之不幸。先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使我大炎王朝百廢俱興,此乃對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之大功也。普天哀悼,一月!”蕭濯朗聲道。

蕭濯的聲音,非常的有穿透力。

雖然他沒穿上龍袍,可九五之尊的氣勢,已經凸顯出來了。

蕭濯想做的事情,其實只有一件,那就是為自己的過失而贖罪。

如果不是他的錯誤,先帝不可能在這個節骨眼上殯天。

先帝開始重用陸居元和姚子清等年輕一輩的人才,不肖時日,完全可以完成大炎王朝的偉大復興。

是他這個親兒子,親手阻止了先帝邁出的這一步。

也是他這個親兒子,將他父親給氣死。

這些事情,蕭濯都謹記在心。

可先帝已經殯天,他只能接過先帝的衣缽,繼續完成先帝為完成的遺願。

大炎王朝,必定會完成復興,達到一個盛世!

否則的話,等他百年之後,他完全沒有臉面去見九泉之下的先帝。

“眾卿平身。”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