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荀未是怎麼想的嗎?”皇帝問道。

“楚王之前明裡暗裡,應該都是在支援越王。去年西楚稅銀的事情,便能看出來了。”謹宣說道。

如今皇帝也不知道還能活幾天,謹宣自然也不能什麼都藏著不說了。

現在京城保衛戰雖然落幕了,可北遼蠻子還沒被趕出大炎王朝的疆土去。

如此一來,由誰來繼承大統,真的至關重要。

“不,荀未那老狐狸,原來一直站在太子的立場。至於稅銀一案,他之所以拖到最後的時限,也是為了給太子機會。雖然太子讓他失望了,可他最後會選了太子啊。”皇帝說道。

“這……老奴愚鈍。”謹宣有點疑惑。

“陸居元與荀施入京,都是荀未的安排。而荀未將這小兩口放在項鏡之的身邊,項鏡之支援的可是太子。還有一件事情,陸居元並未殺陶賢傑。至於殺王崇,也算是幫了朕一個忙了。”皇帝說道。

謹宣似乎有點眉頭了。

項鏡之雖然從來不參與皇子之間的爭端,可他真的要幫二皇子的話,這一次北城守城戰之後,他必定會為二皇子請功。

這一站的功勳,至關重要啊。

項鏡之不僅僅沒有這麼做,北城那邊的御林軍,反而還傳出了蕭桓想逃的風言風語,而項鏡之沒有處罰。

如此則可以說明,這件事情不是空穴來風。

“荀未和項鏡之,都支援太子。可是,到底誰來繼承大統,還是朕說了算。太子心思不如蕭桓縝密,可他也拿出了應有的當擔。謹宣,替朕立遺詔。”皇帝說道。

“老奴遵旨!”謹宣立馬跪在了床邊。

“好了好了,不要跪了。朕死之前,這聖旨不能拿出來,也不能走漏半點風聲,切記。”皇帝叮囑道。

“老奴自然曉得。”謹宣起身說道。

“老奴才,跟了朕一輩子了,如今竟然還只是個四品太監。等朕一死,你們父子恐怕自身難保。朕可以看著荀未死,也可以看著項鏡之死。可是,朕不能看著你死。”皇帝說道。

“聖上……”

“聽朕說,把你兒子秘密送出去。將來陸居元到了哪裡,可讓他去與陸居元匯合。”皇帝說道。

“聖上思慮周全,老奴替那小子叩謝聖恩。”謹歡又跪了下來,朝著皇帝連磕三頭。

“這個頭是要磕的,朕也受著了。”皇帝虛弱的說道。

謹宣也想送謹歡走,這倒不是因為謹歡沒有能力。而是因為謹歡沒有謹宣的心機。

伴君如伴虎,不是誰都能做到謹宣這個程度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謹宣都已經三朝元老了。長樂皇帝殯天之後,謹宣也知道自己手裡的權力握不住了。

沒有了權力,便會有很多人想讓他死。

謹宣一把年紀了,死了無妨,可他不能看著謹歡深陷泥潭。

那可是他親兒子。

連謹歡本人都不知道這件事情,只有皇帝和謹宣兩人知道。

當初皇帝知道謹宣留下一個兒子之後,便讓謹宣將他接進宮裡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