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天眼獨具,陸主簿確實是個好官來著。”謹歡說道。

“陸居元啊,比項鏡之那老狐狸的城府更深。不過,他與項鏡之如出一轍,都肯踏踏實實的為天下百姓做事。這一點,你,謹宣,王崇,哪怕太子和越王,你們誰也比不上,你們都以為是在為朕做事。”皇帝說道。

“回聖上,奴才是聖上的奴才,自然只為聖上做事。”謹歡說道。

“好奴才,好奴才啊,身為一個奴才,不僭越確實是好事。不過,朕不是昏君,朕也需要你們給朕分憂啊。這一點,謹宣就做的很不錯。你可知道,謹宣為何要拿錢去贖人嗎?”皇帝問道。

“回聖上,謹泰是義父的義子,天底下哪裡有父親不疼兒子的。”謹歡說道。

“你錯了,朕提前告訴你朕的推斷,你可別傷心。謹泰,保不住了,謹宣懷有一絲希望,可他也知道他未必真的能救下謹泰。”皇帝說道。

“聖上,您的意思是說,陸主簿有可能不收錢?”謹歡又問道。

“哈哈哈,所以朕說連項鏡之恐怕都沒陸居元的城府啊,你義父的城府比項鏡之差一點,又怎麼可能鬥得過少年老成的陸居元?有個成語,你可以想一想。”皇帝笑道。

皇帝雖然信任謹泰,可他也不心疼謹泰。

皇帝從謹歡這裡知道前因後果之後,他便可以斷定,陸居元與荀施這小兩口,一定要拿謹泰開刀。

謹泰阻礙國策推行,只能怪他咎由自取。

如果陸居元收了錢放過謹泰的話,陸居元就會讓皇帝失望,皇帝也會對陸居元起疑心。

皇帝可是一直關注土地改制的進度的。

想一次性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阻力十分巨大。

可陸居元如果連在京城推行國策的能力都沒有的話,那麼他這個民典司的主簿,也就不用幹了,還是讓項鏡之來幹好一點。

如果按照皇帝推算的發展的話,京城內推行國策,問題是不大了。

“人財兩空?”謹歡疑問道。

“哈哈哈,謹歡啊謹歡,朕老說你蠢,可你該聰明的時候還是很聰明的嘛,就是人財兩空。”皇帝哈哈一笑。

謹歡忽然緊張了起來,如此說來,謹泰豈不是要死了?

謹歡立馬跪在地上,不等謹歡開口,皇帝就打斷了謹歡的話。

“不必求情了,這件事情朕做不了主。謹泰阻礙的是國策推行,你覺得朕能網開一面嗎?”皇帝說道。

見謹泰久久不願起來,皇帝沒好氣的說道:“怎麼,要朕扶你起來嗎?”

“奴才不敢。”謹歡趕緊自己爬了起來。

“記住了,你們整個內務府,除了謹宣意外,誰也不可能對你是真心的。包括那謹泰,也是一樣。你以後會有新的主子,也不要學謹宣,就做你自己。”皇帝說道。

“奴才生生世世服侍聖上!”謹歡說道。

“好奴才,朕不懷疑你的忠心,可朕的身體,大不如從前咯。朕只希望,楚王那老王八蛋,能先朕一步歸西,朕也就放心了。”皇帝說道。

“聖上龍體康健,必定能萬壽無疆。”

“萬壽無疆……借你吉言,看看朕能不能沾沾你的光。”皇帝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