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遭遇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報!北遼遊騎距離東楚城已不足十里!”
“報!北遼遊騎數量已確定,有五十萬!”
“報!未找到縱橫營的蹤跡!”
“報!北遼遊騎先遣部隊已經兵臨城下!”
一道道軍令穿到楚王耳中,楚王也不斷的根據情況的變化,下達了一道道軍令。
楚王不打算主動出擊,他只能守城,將損耗降到最低。
五十萬北遼遊騎,可不是北遼的全部力量。
耶律齊既然做好了拼命的架勢,就一定還有其他的部署。
“報!東楚城北郊發現大量北遼遊騎,不下二十萬之數!”
“報!北郊遊騎的將領是耶律朵寒!”
“報!依然沒發現縱橫營的蹤跡!”
耶律朵寒才過來麼?所以從東楚過來的到底是誰?耶律齊本人嗎?
七十萬北遼大軍,楚王一旦守不住西楚的話,北遼遊騎極有可能東進,打入青州。
如果青州也失守的話,中原腹地岌岌可危。
此時,趙英正在往東楚州以東急行軍。
他知道北遼大軍壓境,楚王肯定不會出城迎戰,只會死守。
想要打贏這一仗,就必須要攻破東楚城。
如果不攻破東楚城的話,趙英無法繼續帶兵東進。
趙英所帶領的是西楚軍的騎兵,騎兵不適合攻城。
如果強行進攻的話,只怕會被楚王全殲與東楚城下。
那邊只有一個辦法,等西城門和北城門開戰之後,趙英再從其他的城門突襲。
一側五十萬遊騎,一側二十萬遊騎,東楚城中只是十萬楚軍,楚王絕不可能分出大量的兵力來守其他的城門。
而這一戰,必須要速戰速決。
否則,青州二十萬大軍一旦趕到馳援,楚王再主動出擊,配合二十萬青州軍,哪怕無法徹底打贏這一場戰,也得將北遼遊騎打成殘廢。
有楚王在,以少勝多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趙英帶著四萬騎兵一路東進,忽然有一股騎兵從一側的山林當中殺了出來。
漫山遍野的騎兵,拉開了長長的陣線,沉默著衝了下來。
“迎敵!”
兩方的騎兵,轉眼之間便衝殺到了一起。
一開始由於對方佔據了地理位置的優勢,在第一個衝鋒的時候,趙英的縱橫營居然吃了點小虧。
趙英的陣線,居然被對方的遊騎給撕開了好幾道口子。
西楚最精銳的騎兵都在他的手中,而這也是全天下最精銳的騎兵。
按理說不應該有第二支騎兵在正面戰場上能與他匹敵才是。
這應該是楚王親軍當中的一支騎兵,而楚王的親軍,騎兵可不是主要作戰力量,騎兵主要是用來打掩護的。
那麼是誰能讓這支只能打掩護的騎兵發揮出如此強大的戰鬥力?
楚王親自出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