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事態雖然已經明顯,項鏡之決心支援太子。

蕭濯這邊一旦有項鏡之的幫助,項鏡之近在皇宮,蕭濯的勝券,看起來已經十拿九穩了。

可是對皇帝來說,他對項鏡之並沒有恐懼,朝夕相處這麼多年,他對項鏡之早已瞭如指掌。

可是楚王荀未呢?皇帝一直就對他非常的忌憚。

十年之間,皇帝對楚王一削再削,卻依然覺得楚王異常的強大。

哪怕他知道楚王身體跟他一般,甚至比他還差,早已油盡燈枯,可他每每想到楚王,總覺得自己要稍遜一籌。

若是不把楚王給熬死,他如何能放心?

難不成,將來到底誰來繼承大統,關鍵在於陸居元?

皇帝從一開始,就不否認陸居元是一把利劍。

可是陸居元到底是什麼態度?他真的思考過這件事器嗎?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對於他二皇子所說的,輔佐他成為一代明君,其實皇帝並不抱非常大的希望。

他的身體,他自己最為清楚。

為什麼還能行動自如?無法就是強撐著一口氣。他估計,楚王十有八九,也是在強撐著一口氣。

那麼楚王又是出於什麼目的,將陸居元和荀未推到項鏡之這邊呢?

楚王早就算計到了項鏡之的這一步,而陸居元真的能容忍蕭濯身邊的王崇嗎?陸居元如果站在蕭桓那邊,那楚王將陸居元安插在項鏡之身邊的目的呢?

皇帝之所以覺得自己不敵荀未,便是因為荀未有些行為,他根本就看不透。

可是到頭來,每一次都是荀未勝出。

和楚王的隔空暗鬥,這位自認為自己是縫補匠的皇帝,好像從來沒贏過啊。

“荀未,你遠離朝廷,能算計到今天已經不容易了。可朝廷的陰謀詭譎,你真的能全盤掌控?”

“你的死期,不遠了!”

“荀未,你必須死!”

項鏡之的苦心,皇帝多少能看穿一點。

比如項鏡之為什麼忽然教蕭濯一手屠龍之術,便是不想因為易儲,而導致大炎江山出現動盪。

可荀未的用心,是否兇險,他一點都不知道啊。

“項鏡之,你放心,朕活著一天,你便能權傾天下一天。但是,朕絕對不會再把你留到你的第四朝了!你這麼聰明,想必你已經為自己準備好棺材了吧?”

“還有陸居元,你到底想幹什麼?朕忽然有點看不透你了啊。”

陸居元是個有才華的人,皇帝不否認。

可是陸居元有些行為,實在是非常的作死,這讓皇帝百思不得其解。

他與罪惡不共戴天,皇帝已經信了。

可他與自己不共戴天,皇帝就不能理解了。

陸居元是個聰明人,難道就看不出他是個不濫殺的皇帝嗎?

但憑著這一點,他也不可能會被認定為是昏君吧?

再說了,這十年來,皇帝雖然沒能完成中興的霸業,可對內也並非沒有半點建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