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濯很少和項鏡之談事情,一時之間,他還真不知道該和項鏡之怎麼進行交流了。

項鏡之來找他,肯定是抱有目的的。

於是蕭濯問道:“項老,今日來東宮,不知所為何事?”

“老臣想問下殿下,今日陸居元在朝堂之上以下犯上的事情,殿下怎麼看?”項鏡之問道。

項鏡之居然是為了這件事情來的?

項鏡之找他談這種事情,而且還是私底下談,這壓根就不符合項鏡之的風格啊。

太子抬手一揮,大堂兩個下人趕緊退下了。

項鏡之既然是抱著目的來的,那蕭濯就一定要好好回答。

回答好了,他蕭濯必定能得到項鏡之一定的幫助。

否則,項鏡之怎麼會來找他?

關於這件事情,項鏡之也有自己的考量。

他今天要說什麼話,完全取決於蕭濯如何回答。

項鏡之知道蕭濯心思很深沉,但是如果蕭濯不能做到細察入微的話,項鏡之也不會傾囊相授。

蕭濯眉頭緊皺,沉聲說道:“陸居元咆哮英武殿,目無聖上,自然是十惡不赦的大罪。”

蕭濯覺得,每個人都一定會是這個看法。

而項鏡之一向是站在他父皇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所以他這時候捨得設身處地的想想。

父皇今天顯然已經發怒了,可他卻沒處死陸居元。

之前陸居元殺王元一事,他父皇就蓋過去了,沒有處死陸居元。

那麼這一次,父皇可能也不會處死陸居元。

會不會治陸居元的罪,也不好說啊。

蕭濯又想到了西楚的情況,邊境已經起事了。

而且這件事情的內幕,蕭濯也是一清二楚的。

目前的情況來看,哪怕是青州有青鸞可以用。可西楚還是需要荀未來鎮守,除了荀未,恐怕無人能震懾住北遼蠻子,這一點蕭濯也很清楚。

父皇還要用荀未,這一點已經毋庸置疑了。

而陸居元身為民典司主簿,撰寫新的法典民典。

後來蕭濯又知道了,土地改制並非項鏡之提出來的,而是陸居元提出來的。

所以說,父皇是要重用陸居元。

陸居元三番兩次犯殺頭的大罪,父皇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一次陸居元咆哮英武殿,大罵聖上,父皇都捏著鼻子跟吞蒼蠅一樣吞下去了。

所以,綜合這些因素來看,父皇絕對不會處死陸居元。

於是,蕭濯接著說道:“可是,父皇並不打算處死陸居元,甚至不會治陸居元的半點罪。”

項鏡之聽到這話,立馬輕輕點了點頭,這才是項鏡之要聽到的答案。

“聖上不打算處死陸居元,那殿下打算如何做?”項鏡之問道。

蕭濯立馬起身,走到項鏡之面前,朝著項鏡之深深的鞠躬。

“還請項老不吝賜教!”

“殿下請起。”

蕭濯立馬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

項鏡之是一隻千年老狐狸,而蕭濯並不知道他應該怎麼做,可項鏡之絕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