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寒芒先到,隨後槍出如龍。這是先皇對趙英的評價。當年在英武殿上論功封賞的時候,所有人都覺得,趙英的功勞,理所應當拿到個徵字頭的將軍。可趙英被封了個三品參將,卻未得到封號。

不過大炎一向對武官封號管控的很嚴,三品以上的將軍,才有資格拿到封號。因此整個大炎,沒有一個雜號將軍。當年宋長明是徵字頭,他也確實實至名歸。

當年我爹可是鎮字頭哦,早在宋長明成名之前,我爹就是鎮遠大將軍了。後來大將軍三個字拿掉,換成了鎮遠王,又封威武大將軍。威武驃騎等將軍封號,只有正二品以上的武將能得到。

再後來,兩字王又成一字王,獲封楚王。我爹是全大炎王朝碩果僅存的一字異姓王。”

荀施說起父王來,立馬就是一臉的驕傲。

然後荀施的神情有點落寞了下來。

“十年前,新帝繼位,實行削藩政策。隨著父王的兵權逐步被削,威武大將軍的封號便被收了回去。到現在,楚王也只是空有一個名號了。”

“這朝廷也真夠搞笑的,將軍封號說收回去就收回去了?”陸居元疑問道。

“朝廷非常看重封號的,比如說宋長明現在是徵遠大將軍,那麼大炎王朝在同一時期之內,就不會有第二個人獲封徵遠大將軍了。我爹的兵權都沒了,朝廷不會讓我爹當一個空頭將軍的。”荀施解釋道。

“所以當年咱們的父王還是很吊的。”陸居元說道。

“吊是什麼意思?”

“就是頂天厲害的意思。”陸居元解釋道。

“對,與北遼持續的二十年戰爭當中,當年北遼騎兵橫掃西楚,西楚幾乎全盤淪陷。北遼劍指中原,中原岌岌可危。父王領著三百義勇奮起反抗,最終從北遼鐵蹄手中搶回來了幾乎西楚全境。

當年與我爹交鋒的北遼軍隊,一共二十萬,只佔據北遼大軍的四分之一。可這二十萬北遼鐵騎是北遼最精銳的力量。若非我爹牽制北遼主力,他宋長明哪裡有機會能在動線戰場上打贏六十萬北遼大軍?”

荀施說道。

“宋長明能打贏六十萬大軍,說明他還是有點本事的嘛。”陸居元不可否認的說道。

“若是換一個戰場,別說殲滅最多敵軍數量了,我爹可以拿下北遼你信不信?”荀施說道。

“哎,咱們好像扯遠了?”陸居元說道。

“對,現在在說什麼來著?哦對,趙英。趙英當年打下了讓北遼同意議和的關鍵一戰。所以,他確實是被低估了啊。宋長明本人不算可怕,可怕的是他身邊有這樣的人物。”荀施說道。

“皇帝削藩,為什麼不削宋長明的兵權?”陸居元問道。

“總得有人鎮守西楚門戶啊。”荀施說道。

“岳父大人的舊部呢?”陸居元又問道。

當年楚王立下汗馬功勞,麾下的戰將肯定不在少數啊。

現在楚王的權勢,確實少的可憐。

王府的府兵,還不過千人的規模。

“很簡單,爹所有的心腹,要麼解甲歸田,要麼被分配的其他地方去了。”

陸居元起身,抬手摸著下巴思索了起來。

“咱們要對付宋長明,手中肯定是要有人的。所以我們與北鴻堂達成一致,是明智的。”陸居元沉聲說道。

怪不得楚王那老狐狸會想讓自己撿起那顆將軍府的棄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