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麒麟梅醬,炸裂味蕾
章節報錯
“好,好,好。那我怎麼好意思啊,你家小本生意。”老熊欣然答允。
銀姨嗔怪著說:“瞧你說的,一碟排骨還是請得起的!”
另一邊,林小麥打量著麥希明,說:“老闆,你不試試看?”
像是叫林小麥一番話語勾起了心頭回憶,銀姨左手一抄長柄大鐵勺,舀起大半勺米漿後猛地一抖手腕,勺內米漿如同長鯨噴水一般,筆直朝著半空中潑了出去。也都不等林小麥與麥希明驚撥出聲,銀姨右手一排竹匾,斜側著寬大的竹匾朝著驟然墜下的米漿一抄一晃,半旋身子將兜住了米漿的竹匾穩穩放進了鍋中。
吊著嗓門叫了一聲好,老熊口中嘖嘖有聲地讚道:“銀河倒掛金匱收,這一手功夫,阿銀可是好久都沒露過啦……後生仔,你們不但有口福,更是有眼福啊!”
眼見著不過片刻功夫,腸粉便堆在不鏽鋼碟上,恰如浪花疊起千堆雪,瑩白細膩,裹著竹子清香……被銀姨神乎其技般的手法震驚得雙目圓睜的林小麥,忙不迭把筷子和一次性環保碗放到麥希明面前,朝著同樣看的目瞪口呆的麥希明說:“我忘記跟你說了,齋腸要搭配銀姨獨家做的酸梅醬吃。吶,就是那個蒸排骨的酸梅醬。酸梅醬可是銀姨店裡的絕活,好多人專門從別的地方開車來,也是為了吃這一口。之前我爸爸眼饞銀姨的酸梅醬,想要買配方,結果沒搞成。我們姐妹兩饞了,也只能到店裡來吃……”
麥希明感到奇怪:“為什麼沒搞成?”
林小麥說:“因為這個酸梅醬做法和別家酸梅醬是一樣,難得的是她的原材料。銀姨老家山裡,長著品質最好的‘麒麟梅’。那麒麟梅名氣不顯,卻非常好吃,皮薄餡大,可惜產量很低,而且因為皮特別薄,稍有不慎就碰壞了。壞了皮的麒麟梅,不好賣也不好存放。當地人就學會了一手做酸梅醬的絕活。銀姨把麒麟梅醬帶了出來,可是我們家又哪裡有渠道去找正宗麒麟梅去?所以我爸爸當時就放棄了。來吧,先別說了,快嚐嚐。”
她把石灣陶瓷調料罐上刻有“梅”字樣的蓋子開啟,敞口大肚的罐中裝了大半罐質地濃稠厚重,泛著光澤的酸梅醬,林小麥用定製長柄小瓷羹,沿著罐底來了個海底撈月,撈起來一顆梅子核?她笑眯眯地說:“梅子皮、梅子核味道都帶苦,一般的梅子做酸梅醬會有個開水沖泡,去核去皮的步驟。唯獨是麒麟梅,因皮太薄,苦味不明顯。核極小,索性不用去,整個做醬。古書記載,梅核仁有清暑、明目、除煩功效,保留了皮、核的麒麟梅醬,除了開胃爽口解膩之外,還能清肝明目……”
麥希明說:“什麼都是清肝明目,那還不如喝夏桑菊?”
“關鍵是口感好啊。帶著一顆顆梅肉的麒麟梅醬,真材實料有保證,麥總您不想嘗一嘗麼?”
麥希明挽起袖子,說:“我自己來吧。”
他給自己碗裡的齋粉加了一勺麒麟梅醬,瑩白的粉身配上濃稠紅汁梅醬,光是配色,就夠賞心悅目了。他把梅核夾到一邊,夾起一著腸粉送入口中,就好像各種不同的香味,兩兩結伴在舌頭上跳起了交誼舞,時而跳到“酸”字區,時而跳到“甜”字區,最後跳到“香”味區,層層爆炸,麥希明原本只打算吃一小口嚐嚐味道的,等回過神來的時候,發現自己面前的小碗已經空了。
“……”麥希明看著對面笑得開心的林小麥,倒是坦然,“很好吃,真的很好吃。這絕對是我回國之後吃過最簡單又驚豔的一道早餐了。”
又一次從廚房走出來的銀姨說:“最早的腸粉,就是齋腸。竹匾、大灶、石磨都是百姓家裡常備的東西。先讓你嚐嚐最原始的味道,現在來試試牛肉腸?”
她腳步輕盈地把新鮮出爐的牛肉腸放下,旁邊的老食客小口多滋味地,一邊吃排骨一邊看報紙,那碟排骨竟還剩下半碟子,銀姨經過他的時候,他說:“阿銀啊,老樣子,肉碎蛋加多一個蛋,要最大份。”
銀姨說:“知道了,他們還有一碟排骨腸沒做呢!你再等等啦!”
麥希明說:“銀姨,老人家等很久了,先做他的吧。我們不急。”
一邊說,一邊又要去舀酸梅醬,手才伸到調料罐蓋子上,被對面伸過來的小手按住,麥希明一怔,抬眼看著手的主人——林小麥。林小麥拿開他的手,笑道:“一物治一物,青椒配牛肉。牛肉腸粉沾酸梅醬,酸味奪走了牛肉味和雞蛋裡的蛋白質香味,不大合適,要用旁邊的辣椒圈醬油。”
快刀切得均勻的青椒圈,浸在濃赤醬油中,用料紮紮實實的,林小麥舀了一大勺,手腕一抖,青椒天女散花地均勻落在了牛肉腸上,醬油迅速沁入粉體中,一股鹹香撲面而來,林小麥說:“這是劉備得了諸葛亮,唐僧有了孫悟空,辣椒圈可以直接吃,金標醬油的鹹味早就融化了辣了。看看麥總你在這一碟牛肉腸粉裡,能吃出多少種味道來?”
麥希明反問:“你這是考我嗎?”
林小麥說:“你是老闆,我可不敢……”
只見夾破了腸粉,仔細對比,齋腸薄如紙,韌、透、亮、香。牛肉腸的粉體略厚,就像一段雪白膀臂,把牛肉緊緊抱在懷中。這略厚的粉,既能兜得住牛肉,又能和蛋液融為一體,最後可以飽飽地吸收醬油汁。麥希明不禁又看了一眼廚房裡忙活的銀姨,“兩種口味的腸粉差異如毫釐之別,銀姨卻能精準把握,真的是沒有幾十年的功夫不行。”
“麥總,我的問題,你還沒回答呢。”林小麥說。
這次,麥希明把整整一份腸粉吃完,才品評:“牛肉是五花趾黃牛肉,帶著油脂甘香。土雞蛋打入了米漿中,讓米漿帶著蛋白清甜。牛肉和椒圈一起吃是肉香滿口中帶著微辣,腸粉和牛肉一起,清甜加鮮。一碟腸粉,五種食材,能吃出十種味道變化,真是不簡單。”
林小麥還沒說話,旁邊的老食客拍起手來:“食家!後生仔,你是真的會吃,真的是食家啊。我們老廣自詡識飲識食,環境、地段、服務都可以將就,味道絕對不能將就。什麼河邊粥,田頭面,水邊餈,如果你不嫌棄,都可以去試試。每一樣小點都有幾百年歷史,每一種味道都各有特色,包你吃過返尋味呢。”
一邊說,麥希明一邊記錄下來,等老食客說完,銀姨也把他的肉碎加料蛋腸端上來了,放在老食客面前:“上菜。吃早餐啦,今天在我這裡耽誤許久,不用去買菜接孫放學了!?”
老食客微微笑,說:“見到後生仔女長得好看養眼,我老人家多說幾句閒天而已……好好好,趁熱吃,我不說話了。後生仔,以後常來啊。”
肚子已飽了大半,排骨難熟,又是另一道工序去炮製。據說要先炸後蒸,等得功夫長。左右看著街景,鼻端嗅著絲絲縷縷食物的香味,麥希明不由自主地伸展了腰身,用力伸了個懶腰。恰在此時,一隻在店門旁打盹的狸花貓也拉扯著身子,大張著嘴巴伸開了柔軟的身板。眼見此景,林小麥忍俊不禁,噗嗤一聲笑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