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127小時(第1/4頁)
章節報錯
其實相比起《活埋》來,《127小時》別看李易說什麼運鏡要麻煩的多,但是實際上,也要看是誰。
畢竟,李易合作的都是頂級的攝影師,自然不在話下。
當然《活埋》可以說是典型的,小空間,獨角戲。
這一場演講結束之後,穆輕輕和李斌兩人各自拉上幾個同學,開始攢起劇本來。
不過,相比起來,《活埋》其實對演員的要求更高,也更難拍攝。
因為《活埋》的空間,是在一個極其狹小的密閉空間裡面,所以對於演員來說,絕對是個巨大的挑戰。
《127小時》在另外一個世界人家是有原型人物的,而且至少是在視野相對開闊的地方拍攝。
不像《活埋》那樣!
很快的,李斌和穆輕輕他們就把劇本初稿弄了出來。
李易肯定會拿來和原版進行參照對比,不得不說,原版或許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的確也不是這些新人們能比的。
所以,李易標註了一些關鍵的地方,修改意見,等等,然後就打回去讓他們去再次修改。
其實一個劇本經過多個版本的修改,最終才定稿,才是影視圈的常態,反倒是像李易那樣,直接拿出來,不需要修改就可以直接照著拍的,反而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時間一天天過去,兩部劇本的修改也越來越趨近於李易記憶裡的版本,當然,這肯定和李易故意朝著那個方向指點有很大的關係,雖然不說完全復刻,但是背景之類的卻被改的差不多了。
其實這也是無奈之舉。
比如《活埋》,你還真的不好放在內地或者港島這樣的背景下來拍。
內地的話,說實話,《活埋》這樣的故事背景,就真的哪怕是李易都沒法讓劇本順利透過稽核。
而如果少了那些東西,這個故事就會出現很大的邏輯上的漏洞。
所以,最終還是放在了外國。
而同樣的道理,相比起國內的報警電話的響應速度,國外這方面的確差距很大。
才更加符合電影的設定。
《127小時》的話,反倒是比較適合進行本土化改編。
結果也沒有意外,《127小時》率先完成了劇本。
劇組方面,和投資方面有李易背書,所以,前期籌備,可以說也算是李易為新人學弟學妹們送上的一份大禮。
如果是他們自己去進行前期籌備,怕是耗費的時間不知道能有多長了。
是李易的團隊就不同了,那完全是大炮打蚊子。
《127小時》的男主角,其實要求還是有一些的,李斌是想要邀請國內的著名男演員,許皓出演,原因在於,許皓本身也是攀巖愛好者。
雖然說演員演這樣的角色,有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並不是那麼的必要,但是至少如果有這方面的經驗的演員,演起來肯定會更加自然一些。
如果是李斌自己去邀請的話,憑藉許皓如今的國內的地位,怕是根本邀請不過來,但是因為知道這是李易提攜後輩新人導演的作品,許皓沒多說什麼就直接接了下來。
結果《127小時》很快地就開拍,而另外一邊《活埋》的劇本才剛剛做好。
相比起來,《活埋》的前期籌備就要簡單的多了,很快地也進入拍攝階段。
但是拍攝起來難度卻不是一點半點,最關鍵的還是如何在密閉空間內運鏡!
結果,僅僅一個月的時間,李斌就率先完成了《127小時》的拍攝,並且有李易指導劇本,讓他少走了很多彎路,所以,後續的剪輯方面,也省掉了很多的麻煩。
另外一邊《活埋》卻還是在磕磕碰碰地拍攝之中。
京城電影學院!
《127小時》作為電影學院的在校生的“畢業作品”,所以,第一場放映也被放在了學校裡面。
當然,這一次同樣的也邀請了一些媒體人和專業影評人來一起觀影。
同時還有京城電影學院的學生,老師以及領導也都紛紛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