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對於李易來說也絕對是個大工程。

而且這部影片,他有些懶得改編成國產版的,不過他會把電影改成國際版的。

其實是不是國產版本根本不重要,因為只要導演是他李易,那麼就可以說這是一部華國電影。

比如電影裡面的一些角色,比如電影裡面的島國元素什麼的,完全可以換成華國元素。

日國老人這個角色自然也可以換成華國人,或者華裔富豪。

主角團也可以進行混搭,《盜夢空間》這樣的電影,如果單純地拍成華國版的話,其實很多地方都需要很大的改動。

而且全華班也不好同行國際,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好萊塢那麼多年的影響力,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能轉變的。

同時這部電影,也必然要拉攏好萊塢巨頭加入,比如迪恩影業,說白了,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的本土規則。

比如有人說阿三的公司霸道,幾乎是明搶某公司的股份,可是實際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差不多。

電影同樣的也是如此,比如《盜夢空間》這部電影,如果想要在好萊塢獲得成功,想要在全球範圍內獲得成功,讓利是必須的。

沒有利益,對方憑什麼敞開大門?

憑什麼幫你?

當然,比起記憶之中的《盜夢空間》,李易的這部電影,必然會有更多的華國元素在裡面。

而且有一說一,類似於犯罪的背景的電影,老美的社會背景的確更好用一點,關鍵是,你完全可以隨心所欲,不需要有太多的顧慮。

像原版的盜夢團的主角,這種人你在國內的電影裡面當主角,明顯的不合適,說的再多,丫的也是一通緝犯。

對於李易的電影,迪恩影業那邊自然是無比的重視。

而且《盜夢空間》的劇本雖然燒腦,但是絕對足夠驚豔。

再加上李易本身的名頭加持,所以這種電影根本不需要討論太多的東西。

很快地,《盜夢空間》就正式進入籌備期,這部電影的比《原始碼》所需要做的工作那就多太多太多了。

拍攝場景,演員等等,可以說千頭萬緒,都需要不短的時間。

好在李易的團隊,再加上好萊塢的專業團隊,都是成熟體,有著圈內最為豐富的經驗,所以,前期籌備開始之後,就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而李易這邊,實際上,需要親自去做的事情反而並不是特別多,他更多的是接受團隊負責人的各方面的彙報,然後拍板。

《盜夢空間》長達四個多月的先期籌備,正式宣告完成。

正式進入拍攝階段,《盜夢空間》的拍攝會在全球各地多個地區進行取景。

所以,這一次的拍攝週期相對也會比較長。

拍攝的過程不做贅述。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這部電影也算是李易從籌備到拍攝用的時間比較長的一部影片。

好在,電影終於完成了製作。

後期方面,需要的時間也相對比較長一些,不過,李易不是原版的導演,他有原版做參考,而這種經典影片,說實話,他要改動的地方真的很少很少!

所以反倒是加速了各方面的程序。

這一次《盜夢空間》會進行全球同步公映,而首映的地點被李易選擇在了華國京城。

其實一開始迪恩影業那邊是不同意的,但是李易堅持,而且華國的市場規模如今早就已經不下於好萊塢了,為此,最終迪恩影業這邊也只能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