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還有怎麼知道自己是在夢裡而不是現實裡面?」陳問又問道。

「這就需要藉助一個特殊的道具了。」李易想到那個陀螺,可以說是整部電影的至關重要的道具了。

「陀螺!在夢境的概念設計裡面,在夢裡,它永遠不會停下來,不停地轉。因為害怕迷失,所以會用陀螺區分現實與夢境,它是我設定裡面的男主角的妻子的圖騰,也是她的秘密,代表著她內心的最深處。

主角的妻子同樣的也是盜夢團隊的一員,然而有一天,這主角和妻子在執行任務時,迷失在了現實與夢境的邊緣,兩人在夢中築起了二人世界。沉浸在虛構世界裡的妻子迷失了,把夢境當成了現實,不願醒來。兩人面臨沉睡到老的困境。

在這裡要注意在盜夢時,要讓盜夢人醒過來,有幾種辦法。一種是踢醒盜夢人,一種是將盜夢人沉入水中,還有一種是……讓盜夢人在夢境中死去。但是……若盜夢人錯過了醒來的訊號,在夢境中迷失了,不想回到現實中,則可能一直沉睡,直到老去。

為了喚醒妻子,男主角找到陀螺,拿走了它,並向妻子植入想法,讓她相信自己所處的世界是夢境,不是現實。他告訴妻子,死亡是唯一的解脫。

妻子被他說服了,和他一起臥軌自殺。兩人終於醒了過來,回到了現實中。可是,他的第一次植入想法實驗失敗了。妻子醒過來後,把現實當成了夢境,不肯相信自己身處真實世界中。

她始終以為,只有死亡才能解脫。她讓主角跟她一起死,清醒的主角不肯。迷失的妻子像迷失的陀螺一樣,跳樓自殺,還固執地以為自己活在夢境裡,死了就醒了,就能回到現實。殊不知,迷失的自己就活在現實世界中,這回是真的死了。

沒了陀螺,就沒了現實與夢境的分界線。其實我們和主角的妻子一樣,有時候,需要一個陀螺來幫助自己認清現實與夢。」

「等等,我又被繞暈了,主角的妻子分不清夢境是因為主角拿走了她的陀螺?」陳問問道。

「可以這麼說!」李易想了想點頭道。

「這是主角的背景設定,正因為如此,所以妻子死後,他一直很愧疚。他後悔當初給妻子植入死亡的想法。當時的他以為,死亡是讓妻子從夢中醒來的唯一方式,所以不顧一切地說服妻子去死。卻不曾想,一個微小的想法,會像癌細胞一樣擴散在妻子的腦海裡,根深蒂固。

所以後面在向目標任務植入想法時,他意外進入到第四層夢境,見到了年老的自己。

老主角問他:「你是來殺我的麼?」

面對同樣迷失的老主角,主角吸取教訓,沒有向他植入死亡的想法。他換了種方式,不停地喊:「醒過來,醒過來。」

老主角自己意識到身處夢境之中,殺死了夢中的自己,回到現實。

這一次,年輕的主角沒有迷失。他解救了自己,從對妻子的愧疚中解脫出來,終於不用帶著遺憾,孤獨終老。」

「等一下!」這一次是慕晴打斷了李易的話。

「你的意思是,夢境裡面的自己,會影響到現實,可是問題是,自己可以進入自己的夢境?和自己對話?」慕晴問道。

「理論上是這樣的!」

「完蛋了,我越來越迷了,你確定觀眾能看的懂?」陳問一臉日了哈士奇的樣子道。

「首先你們要明白,盜夢的過程,以及「植入想法」恐怖之處!

首先說男主角向妻子植入死亡

想法,就能導致妻子自殺;向目標植入一個想法,就能搞垮整個公司。細思極恐,入侵別人思想,植入錯誤想法,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

這也正是為什麼盜夢團伙的可怕之處,他們可以無聲無息地殺人於無形,在夢中教唆自殺,讓他們在現實之中自殺,或者乾脆沉淪夢境無法自拔。

簡單地說,其實和教育有些像,無論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還是社會教育,都在給人「植入想法」。成人還好,思想成熟,易分清是非對錯,能自動摒棄一些錯誤的觀念。但是小孩,未成年們,如果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一旦被植入錯誤的觀念、思想和想法。它的影響可能就是一輩子,甚至是毀滅性的。」李易解釋道。

「所以,實際上盜夢是透過在夢中給目標植入一個想法?但是要怎麼進入他們的夢境?」陳問又問道。

「這一點,我在專訪裡面提到過,其實這不重要,我這裡想的是,使用藥劑!比如鎮定劑之類的,讓人難以從夢中醒來的藥劑!」

「還有我再強調一點,其實盜夢,只是我的一種說法,因為實際上,指的是「植入想法」,而不是盜取資訊!」

「等等,你越說越離譜了,那植入想法,又如何盜取商業機密?」周果問道。

「這個問題不難解釋吧?簡單地說,盜取機密,只是盜夢團伙最簡單的操作,相反,植入想法才是更進階的操作!

「那麼造夢師呢?怎麼製造夢境?總不能憑空變出來吧?」陳問問道。

「這個問題問的好,在真實的夢中,這些夢境是誰創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