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天堂的孩子(第2/3頁)
章節報錯
畢竟,李易的“旅遊電影”可謂是每一部都非常的優秀。
甚至還拿下了不少獎項,包括《天堂電影院》《放牛班的春天》以及《海蒂》都獲得了巨大的聲望。
所以,這一次《天堂的孩子》(小鞋子)這部電影,自然而然地也吸引了不少人。
包括國內遠道而來的李易的鐵桿擁躉,杜向海,周清泉,以及劉飛等人。
其實對於李易突然拍了一部伊朗電影,他們反倒是一點都不覺得稀奇,畢竟,李易是有前科的,旅遊拍電影什麼的已經成為他的另外一個標籤。
很快,電影開始放映。
看到大銀幕上出現的“李易導演作品”的三語字幕,現場不約而同地響起了轟鳴般的掌聲。
是的《天堂的孩子》也就是《小鞋子》一共有三種字幕,一種是華語,一種是英語,還有一種是波斯語。
很快地電影劇情開始。
白天,豔陽高照,修鞋鋪裡,老鞋匠的膝蓋上放著一雙粉色的女童鞋,鞋的前蓋上鑲嵌著同色的蝴蝶結。他用那雙蒼老的手拿過毛刷在鞋幫的裂縫處塗了些膠,然後開始穿針引線,將鞋幫處的裂縫縫合到一起。最後,他把鞋架在鞋託上,用錘子敲了敲。
老鞋匠將兩隻鞋交到坐在一旁的男孩手中:“30塊錢。”
男孩名叫阿里,約摸八九歲的樣子,膚色偏黑,一雙大眼睛明澈純真。
阿里將捏在手裡的錢遞過去,老鞋匠隨即摸出幾枚硬幣給他:“找你的錢。”
“謝謝。”阿里起身向外走。
老鞋匠和藹地笑了笑:“不客氣,再見。”
阿里出了鞋鋪,邊向前走邊掏出一個黑色的塑膠袋,將修好的鞋裝了進去。
鏡頭轉換,來到了一家餅店,餅店的生意很是紅火,門口排著長隊。
工人從地爐中鉤出大饢餅,甩到矮桌上。阿里跪在桌旁,將自己買的幾張餅一一折好,一張張疊放在隨身帶的包袱裡,繫好布包,然後把手裡攥的硬幣交給工人。
阿里出了餅店,沒走幾步,又來到斜對面的蔬菜店。店外橫七豎八地堆放著許多木條箱及一些爛塑膠袋。他將布包倚在箱子上,又順手將黑塑膠袋塞進箱子間的夾縫,隨後走進店裡。
阿里:“你好,阿卡,我要馬鈴薯。”
老闆正忙著點錢,頭也不抬,隨手抄過一隻黑塑膠袋遞過去。阿里接過袋子,返身裝馬鈴薯。剛裝了一兩個,老闆就發話了:“不是那些,挑下面的那些。”
阿里無奈地掏出大土豆放回原處,蹲下身子去挑那些乒乓球大小的土豆。
就在這當口,一位收廢品換貨的老人推著手推車來到店門口,與老闆打招呼:“你好。我可以收了嗎?”
見店老闆點頭應允後,他將那些破塑膠袋、紙條等裝到車上,最後把阿里裝鞋的黑袋子也扔到車上。
“再見。”收破爛的老人告辭走了。
阿里扒拉了半天也挑不出幾個像樣的土豆,索性胡亂抓了一些放進袋子,起身將它遞給老闆。
老闆拎過袋子用手掂了掂:“65塊。”
阿里:“我媽說一起算。”
老闆有些皺眉:“跟她說你們不能再賒賬了,好歹先來還清一些。”
“好的。”阿里痛快地答應著,隨後走出小店去取自己放在貨箱上的東西。
他夾起布包,一低頭卻發現黑塑膠袋不見了!他左顧右盼未找到,只好放下東西,跪在地上將頭探進縫隙中抓弄起來。不料,木條箱轟地倒塌下來,放在上面的盤子、菜筐等東西也哐啷啷地紛紛掉落,番茄等蔬菜也撒了一地。阿里膽怯地閃到一邊,不知如何收拾眼前的殘局。
這時,老闆聞聲衝出來:“你在幹嗎?弄得亂七八糟的。你瘋啦?”
阿里委屈地辯解:“我妹妹的鞋不見了。”
“走開,給我滾!”老闆氣惱地罵著,彎下腰揀拾蔬菜。
阿里仍不死心:“我就放在這裡的”
“我叫你滾!”老闆餘怒未消,抄起一個番茄朝他丟去,阿里嚇得顧不得拿自己的東西,拔腿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