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放映結束,但是很奇怪,內部放映廳內卻是一片沉寂。

讓李易都有些悵然,因為這部電影,真的很「混亂」!

沒辦法,這就是這部電影的精髓所在。

這部電影能夠拿到26項大獎,133項提名!

可以說最被稱讚的地方就在於「混亂」!

如果是普通的影迷突然看這部電影,絕對一腦門的混亂,無他,因為真的太雜亂了。

可是在場的都不是普通的影迷,他們都是業內人士,或者老牌影評人,比如比爾斯,他一直在觀影的時候,都在記錄,都在不停地分析。

然後許久之後,比爾斯突然站起身來,用力地鼓掌。

因為他發現,這部電影太符合自己的胃口了,這部電影的角度太獨特了。

從阿茲海默症的安東尼作為主視角,這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

接著,掌聲響徹整個放映廳,或許作為商業片,這部電影無疑是不合格的,但是作為文藝片,這部電影無疑是驚豔的!

關鍵是對於影評人們而言,其實在電影正式大規模公映,乃至於上映中期,他們都很難真正的去敞開了進行評論,解讀。

因為這會讓劇情被大幅度的劇透。

可是這部電影很另類,這部電影,非常需要影評人去解讀,因為這部電影「太混亂」了!

普通人一看完全雲裡霧裡,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這可以說完全可以讓他們放開了去發揮。

很快地,關於《困在時間裡的父親》的各種解讀就新鮮出爐。

比爾斯在個人專欄上為這部電影進行了深度的解析。

「《困在時間裡的父親》,我太喜歡這部電影了,因為這部電影真的太另類了!

故事講述了年邁且身患阿茲海默症的安東尼面臨一項艱難的人生選擇——究竟是搬到養老院還是接受女兒尋找的新護工。在與女兒交談的過程中,安東尼發現自己彷彿進入了一場奇怪的時空之旅,錯亂的記憶和時間線交織出一段段匪夷所思的故事。

我們有很多講述這個病症的電影,但是大多時候,都是透過旁觀者,或者親人的角度去講述。

而這部影片,來自華國的奇蹟導演,卻另闢蹊徑,從患者的視角去講述。

而我們知道,這真的很難,因為阿茲海默症的病人的視角絕對是混亂的,這就會產生一個時間和空間錯亂的問題。

《困在時間裡的父親》卻把這一點處理的很好。

電影緊緊圍繞著父親安東尼這一角色展開。父親安東尼,是一名具有「典型病症」的阿茲海默症患者。

因為患病,他記憶力衰退。

安東尼經常忘記自己做過的事情,忘記時間,甚至忘記自己的身份。

最令人心痛的是,他還忘記了小女兒已經意外去世的事實,經常開心地把她掛在嘴邊。

為了體現主角錯亂的記憶,導演以非線性、重複場景等手法,建構影片的敘事結構,將主角的經歷不斷打亂重組來體現他記憶的混亂。典型的表達手法,就是利用在同一個室內空間拍攝的特性,以同一個空間裡的不同細節,來展現主角的記憶錯亂。

例如:主角跟女兒去醫院看病時,診間的門跟主角家的門其實是同一扇門,於是導演透過剪接突顯門上不同款式的把手,讓觀眾發現此處雖然是在同一個空間,卻是在不同場景,進而理解片中的突兀轉折或相似畫面其來有自主角記憶的錯亂。

另外,他性格多變,甚至有迫害幻想症。

安東尼變得暴躁易怒,經常對護工粗言暴語。

不僅如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