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觀影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有人喜歡電影裡面的愛情,有人討厭電影裡面的愛情。

有人喜歡電影怪誕的風格,也有人討厭這種怪誕。

有人愛艾米麗這樣的獨特的女孩,同樣的也有人討厭這樣的女孩。

但是不管怎麼說,一部電影拍出來,本就註定了,有人歡喜有人愁。

有人喜歡有人討厭。

知名影評人解讀的時候這樣寫道:“對於孤獨,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有體會。

孤獨的人總是說:

對不起,我不太習慣和別人相處。

沒關係,我覺得自己待著也挺好的。

或者我們抱怨,為什麼沒有人懂我。

我們總覺得,是世界讓自己變得孤獨了。

但是有沒有沒有想過,其實是你自己選擇了孤獨。

如同艾米麗在車上看的書裡面說的:“如果沒有你,良辰美景更與何人說。”

這句話也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其實沒有人願意孤獨,都想有人愛自己,懂得自己。

我不知道大家在看到電影的海報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有多少人是和我一樣,被女主慘白的臉和鮮豔的紅衣服,還有略帶詭異的笑容給嚇到,莫名有種鬼片的既視感。

但一旦開始播放,情況就立刻不一樣了。

看慣了好萊塢大片,面對這樣一部頗有民族特色異域風情的電影,腦海裡反映出的第一個詞是:驚豔。

飽和的色彩,沉穩的鏡頭,美妙的旁白聲調,富有童真調皮感的畫面。

前方著名場面:艾米麗把覆盆子套在十個手指頭上,再把它們一個個吃掉。

好像我小時候吃妙脆角啊,雖然她這個顯得文藝多了。

這部電影有這樣一種功力,敘事很慢,鏡頭拍的很瑣碎平穩,都是日常小事,卻絲毫不會讓人感覺拖沓厭倦,反而有種很治癒很溫暖的感覺。

艾米麗愛美麗,這個名字取的太好了。

女主古靈精怪濃眉大眼的,帶著一種濃濃的法式風情。

艾米麗是天使,她好像一直活在自己的童話王國裡,與塵世格格不入。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樣的人格,自閉?內向?

只能稱之為,獨特吧。

人生不能盡如人意,人人都要有自己的癖好。生活充滿了不如意,每個人都有安撫自己心緒的法子。所以才有了電影中獨特規律的旁白:xx不喜歡.xx喜歡

電影裡面的旁白絲毫沒有讓人覺得厭煩的感覺,其實電影透過這個方式,透過大量的旁白,展現的,或者蘊含的內涵,本身也值得稱道。

我們都知道,艾米麗是什麼樣的人,她有著怎樣的童年和人生,她從不是一個多話的人。

所以需要旁白,其實我們的人生也需要旁白,電影用安心親切可感的語言,介紹每一個艾米麗身邊的人。

癖好的意義是什麼呢?也許是消磨時間的工具,也許是心情不好時的避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