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山姆們誰來保護?(第3/3頁)
章節報錯
&n教會了了他們愛是什麼。他展現了一個父親傾其所有的去愛的犧牲。
從幾個細節,我們來看,兒童保護機構的人,對山姆和露西這個特殊的家庭,真的經過嚴密嚴謹的調查嗎?
答案是否定的!並沒有!
他們甚至不知道露西是不是山姆親生的!
還有一點,露西還是嬰兒的時候,為什麼兒童保護機構沒有出現?
我相信,最難的應該是那個時候,安妮的出現,可以說是電影為了讓露西順利長大而設計出來的。
可是現實當中呢?
如果兒童保護組織,真的足夠用心,那麼應該在那個時候就介入其中。
同時露西的謊言,相信只要兒童保護機構的人,調查一下她的出生情況,那麼就不難發現她在撒謊!
可是並沒有!」
當然也有人反駁說露西撒謊的事情。
「法庭上露西需要回答問題,她在撒謊之前,用手指在身後做了一個手勢,這個手勢的意思是她說的謊話都不算數的意思。她心裡知道說謊是不對的,但為了和父親在一起她不得不說謊。這是露西第二次撒謊,而且是在更多的成人面前,但為了能和山姆在一起,她選擇了撒謊。這個情節體現了她性格中的勇敢。她只有7歲,但她一直在勇敢的跑向她的爸爸山姆,這足以打動觀眾。
孩子撒謊,我認為不是什麼特別嚴重的缺點,這正是需要家庭和學校去教育他們的。
這種缺點,在其他的正常家庭的孩子身上,難道沒有嗎?」
也有中立派。
他們認為電影裡面其實並沒有什麼壞人!
「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上去看待整部影片,男主角山姆遇到的人都是非常好的人,整部影片裡是沒有壞人的。即使作為影片中最大的對抗力量想要帶走露西的兒童局。他們的初衷也是為了保護露西,讓她能夠健康的成長。
山姆雖然智力有障礙,但仍舊在咖啡廳擁有一份工作。經理、同事以及客人都對他非常友善。甚至後面因為山姆要爭奪撫養權,需要更高的工資,經理出於善意同意他去嘗試薪資更高的工作。
閉門不出的鄰居安妮,在山姆的求助之下,幫忙照顧露西,甚至為了山姆走出家門去法庭上作證。
甚至寄養家庭的媽媽為了尊重露西,放棄了露西的撫養權,露西回到爸爸的身邊。這裡美好的一切,彷彿童話故事。童話顯得美好的同時也是夢幻虛假的。
這一切太過於美好所以顯得不真實。也許導演想要呈現一部表現父愛、表現真善美的電影,但太過美好就會脫離現實。
影片《我是山姆》中人物的設定都
太過於美好,以至於對抗力量被弱化掉。兒童保護機構作為最大的對抗力量,在山姆一方的努力之下,終究把撫養權歸還。很明顯顯得力量不足,而且形象刻畫的非常單薄,只給人留下不近人情味的印象。
所以綜合來說,電影更像是童話,而不是真實。
首先,是關於權利與能力的探討。
我們知道,每個人生來就被法律賦予了各種各樣的權利,可是會由於這種那種的原因,自己權利的行使會受到某種限制,從而不能達到完全行使的理想狀態。
但是我們必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必須要把權利與能力區分開來,不能把兩者等同。
權利是透過外在公認的方式被賦予在每個人身上的,是人為的表現;而能力是每個人生來就有的基因原形,是自然的狀態。人為的賦予可以說是完全平等的賦予,而自然的存在則會有所差別,比如每個人天生的能力是不一樣的,後期的能力的發展也是不一樣的。
影片中山姆一來就被賦予了子女的監護權利,但是因為自己能力的不足,即理論上屬於智障人士,監護權被無情的剝奪,這無疑會給作為父親的山姆帶來很大的影響,沒有了女兒的陪伴,山姆更為孤單。
理論上講,行為能力的不同會使自己的權利受到影響,但是我所說的能力是指一般的能力,而非法律上的能力,這種能力不能作為剝奪一個人權利的理由。
因此,山姆完全可以有自己監護子女的權利,自己行使還是透過其他方式部分讓與他人行使監護的權利,是他自己的自由,法律不能打著「人權」旗號卻本身違反了人權的基本內涵。
他們保護了露西們,可是卻沒有想到去保護「山姆們」!這同樣的是一種值得探討的問題!」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