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姆》的點映雖然口碑不錯,在北美地區上映之後,也獲得了不錯的票房,但是口碑卻在漸漸下降。

因為出現了一些爭議。

爭議的關鍵依然還是「山姆」這樣的人是否能當好一個父親?

「雖然《我是山姆》裡面的山姆和露西的父女情感的確令人感動,但是從教育的角度而言,從各方面的角度而言,他顯然並不適合!或者說智障這個群體的人,他們連自己都無法很好的照顧,更何況是養育孩子?」

「《我是山姆》太理想化了,兒童保護機構的存在是必要的,影片當中,露西在寄養家庭,過的明顯的在各方面都要比跟著山姆強。

父愛的確如山,可是同樣的道理,父愛無法代表一切,也無法取代一切。

山姆和露西,這對父女,最終會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以為她好作為理由,然後去剝奪她享受父愛的權利,卻不知道,這真的是為她好嗎?寄養家庭的條件固然不錯,但是這樣的寄養家庭,又有多少?

露西說過的那位朋友,流浪在多個寄養家庭,被領養了六次,可是結果呢?

「沒關係,爸爸,沒關係。不要難過,我是幸運的,別人的爸爸都不會帶孩子去公園。」

這句話其實就足夠說明一切了!」

「正常人的父親,也未必能做的比山姆好吧?

僅僅只是因為他的智商有缺陷,就剝奪他和女兒共處的權利,所謂的兒童保護機構,我沒有看到他們保護了什麼,只看到他們差一點剝奪了山姆做父親的權利!

在阿美利加,我們總追求自由,平等,可是對於山姆這種智商缺陷的人,為什麼沒有給予他平等?

從兒童保護機構來說,山姆智商相當於七歲的孩童,他們保護露西這樣的孩子,可是為什麼不保護山姆這樣的大孩子?」

「當我們想起父母的時候,並不會記得他們是否會算九九乘法表,是否知道各個州的首都,我們只記得他們的愛。」

然而有趣的是,《我是山姆》在國內上映之後,卻是真正的做到了好評如潮。

或許這也是國情和環境不同的緣故吧。

國人總是更注重親情。

「山姆那幾次欲言又止的父愛,女律師幾次的想逃避山姆,然後卻又一次一次的幫助他。這或許不是一種責任,律師也許因為是出於面子而免費幫他打官司,但確實是真正的有愛的人,太讓人感動。此片很具有人文意義上的價值。」

&n對Lucy的愛,而是Sam身邊的人的體諒與包容!那才是這個社會的成熟!」

「我坐在地鐵裡突然想起山姆坐在警車裡大喊:「你們不能這麼對她!今天是她生日!跑啊露西!」——然後忍不住大哭!」

「擁有常人智力的露西母親從未履行母親義務,智力缺陷的山姆卻是最懂愛的那一個。」

「小時候,我媽動過很多次離家出走的念頭,畢竟面對一個喜怒無常、動不動家暴的丈夫並被連累一輩子,這令人很絕望,好女人不該擁有這麼一種人生,尤其是內心層次豐富,很容易共情、淚點又低的好女人,丈夫的冷漠和自私是四面無法逾越的銅牆鐵壁,令這樣的婚姻毫無出路。

她告訴我,她下定決心留下是因為她發現一旦她離開,會沒有人愛我了,她說,她必須要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我不必懷疑她愛的真實度的人,童年缺愛的人內心會留下不可彌合的空洞,她抱持這樣樸素的決心,持久、忍耐、無私地守護我成年,讓我成為同樣內心柔軟並會跟所有冷酷無情去對抗的人。

我不是一件傑作,但這不重要,每當回憶人生所有關於愛的

片段,我卻深信我曾擁有世上最深沉的愛,像山姆所給的,無關乎社會體系所限定的階層標籤,僅僅是愛的本身,是母之於子,山姆之於他的女兒。」

「看到一群智力殘疾人拿著氣球在高興地過馬路時你一定覺得一群快樂的小***真幸福啊。無論我們智商如何,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我們必須拼盡全力,努力做到它。

當山姆在遇到生活上的困難,找錢、工作弄咖啡、律師幫他背口詞時,再困難都要堅持。然後保持好樂觀,活得很快樂。還有,愛是偉大的,不論任何人,無論他殘疾、生病、遇到麻煩,他都有權利去愛並擁有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