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冰冷刺骨的無聊(第1/2頁)
章節報錯
《狩獵》在戛納電影節上映後,幾乎可以說引爆了整個電影節的話題。
成為最熱門的影片之一。
不,應該說論話題熱度,是沒有之一的。
“《狩獵》最驚豔的部分在影片的結尾的那一槍,事情發生一年後,盧卡斯帶著女友和兒子參加狩獵季的成人禮。
從盧卡斯和過往朋友們以及克拉拉的交流可以看到,他們這一年的生活已經遠離了小鎮。成人們的招呼熱情而客氣,但圍坐時失卻了往日的縱情歡樂,失卻了坦蕩和信任的眼神,盧卡斯看到的只是鄰居們的不安和故作鎮定,當然,他早已習慣了。
孩子乾爹的介紹同時提醒著大家,這對父子是世代生活在小鎮的,和在座所有人一樣擁有同樣的文化和傳承,和很多人有著共同的美好回憶。
人們之間破裂的關係在很多時候無法修復,同樣歷史也無法重寫,在一個社會群體中生活了傳承了很多輩的人,最終被群體所拋棄,如同被家庭拋棄的孩子。
盧卡斯雖然被證明是無辜的,但事件同樣也讓這個社會中事件的參與者們看到了自己的愚昧,正如盧卡斯的兒子的咆哮“你們這幫蠢貨!”
盧卡斯的出現,讓他們如芒刺在身。這一槍是他們內心的表達,他們已然忘記了他們的愚蠢,他們不能接受自己的愚蠢,更不願想起。他們代表了社會的大多數,消除異己,才能繼續生活在他們的歷史中。這一槍是人類社會的原罪,一幫為了自己的個體,彼此依靠在一起,以社會的名義和意志,去剝奪其他個體的自由和生活。群眾是可悲的,他們並沒有膽量去挑戰更大的社會規範,只能以傳統的狩獵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意願!
“滾吧!離我們遠遠的,永遠不要回來!!”
或許,社會和社會的,社會和個人的衝突,無關於農耕、漁獵或者遊牧,也無關於善良或者罪惡,或許,總有那些美好和崇高的人,揹負著社會的原罪,追隨理想的光芒,點亮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帝國》
“如果你的靈魂像天使一樣純真,如果你總是對別人充滿善意,坦誠幫助,就會有《狩獵》男主人公那樣的遭遇。這就好像純真的靈魂遭遇醜陋平庸的現實。什麼是惡?惡就是平庸。什麼是平庸?平庸就是惡。
這部電影的結尾是開放式的,有些神秘,我喜歡這樣的結尾,也許我一生都會記得這個結尾。最後那一槍是誰開的呢?我們心裡似乎有一個答案,但又不能確定,這就是這種開放式結尾的最迷人之處。
看完電影之後,我一動不動地坐在影院裡。
突然想起了電影的開頭:一群男人似乎在準備冬泳,有些人已經脫光了,但只有一個男人跳進湖水中,他一跳進去就抽筋兒了,這部電影的男主人公,那個純真如天使的英俊男人,想都沒想,沒脫衣服,就跳進冰冷的湖水中去救自己的朋友……
平庸至死,還是重返純真?這是一個問題。”——《影迷》
“《狩獵》對社會問題進行了哪些探討?
首先不可避免的,無法避開的是孩子,克拉拉!
提起兒童,我們的腦海裡面會出現什麼畫面呢?孩子肉嘟嘟的笑臉,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臉龐,活潑可愛的行為等等。
孩子最可怕就在於明明無知,卻會本能地以純真作為武器,讓他人深信不疑。
克拉拉不過四五歲的年紀,幼兒園的她,明白自己做了什麼嗎?孩子的天性本就複雜,處於人格不斷發展和完善階段的他們,逐漸發展出一種對自己和他人心理狀態的理解能
孩子的天真啊,為他們的謊言披上了名為真實的外衣,猶如克拉拉的謊言,令人難過的是,克拉拉對盧卡斯的依戀正是源自家庭,因為她從家庭裡感受不到那樣的愛護。
在家庭中,父母關係不和睦,被父母所忽視,哥哥的錯誤引導,使她幼小的心靈上受到了衝擊。
而盧卡斯對她的親近和關愛,使她的心靈上得到了滿足,甚至想獨佔這份愛,所以她主動的表達自己的喜歡,這份喜歡的感覺是什麼呢?
相比於愛情,或許更多的是一種渴求的父愛,弗洛伊德認為,兒童在這一階段,這一階段的女孩對父親異常深情,對父母之間的關係有強烈的好奇心,甚至覺察到父母之間的關係比他們與自己的關係更為特殊。於是,當克拉拉不能在自己父親身上尋求到這一份愛時,便把愛意轉移到了盧卡斯的身上。
根據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正是幼兒園的克拉拉不過四五歲,這一階段的兒童,更能進行各種具體的運動神經活動,更精確地運用言語和更生動的想象力。於是,當愛意被拒時,克拉拉便產生了各種思想、行為和幻想,她將在哥哥那裡看到的圖片,與盧卡斯融為一體,進行幻想,當時的她不會明白這會對盧卡斯產生什麼樣的傷害,也不知道這種幻想是不被允許的。
所以,與家人的溝通和交流顯得尤為重要,家長的每一個神態、動作和言語都會影響到孩子的發展。孩子在探索,檢驗各種限制,尋找許可範圍,家長要鼓勵和告知什麼樣的想象力和獨創行為是被允許的,保證兒童順利度過這一階段,使孩子的獨立人格得以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