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結局的確有些怎麼說呢?邏輯不太通順的樣子。

首先,審判者嫁禍給送外賣的,可是卻有些解釋不通。

硝煙反應,痕跡鑑定,法醫檢驗等等,其實都可以證明,這是栽贓嫁禍。

但是,最後李易還是不打算改。

為什麼?

因為還有一個解釋,那就是在短時間內,或者說在那麼短的時間內,警方就算有所懷疑,可是也很難第一時間真正的抓到兇手。

當然了,這些其實都是細枝末節的東西,《狙擊電話亭》肯定達不到《七宗罪》那樣的高度,所以,李易也懶得費腦子去改人設之類的。

男主角搞定之後,其他的演員當然也重要,但是實際上,李易的班底,哪怕是群演,也都是有一兩下子的老演員了。

而港島可以說是李易的大本營,他要拍戲,各方面都是最便利的。

這裡不得不提的是,港島這座城市,真的很適合拍《狙擊電話亭》這樣的電影。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在港島,可以說,很容易就能找到,像《狙擊電話亭》裡面的那樣的場景。

當然,電話亭因為時代的原因所以早就淘汰了,但是這個卻並不難做到。

而且關鍵在於,港島舊的高樓大廈真的不少,而且狹小的街巷在港島真的隨處可見。

所以,佈景方面一點問題都沒有。

拿來稍微佈置一下就可以直接用!

電影很快地開機。

前面的拍攝,並沒有什麼可說的,雖然是獨角戲,但是電影真正對演員的表演有難度的卻是開機後的第四場戲,也就是男主角趕走外賣人員之後給情人打電話的戲!

這一場戲為什麼說難?

因為他要對著電話打情罵俏,不要小看這一場戲,對演員的要求還真的挺高的。

可以說這場戲這關係到後面的劇情轉換,和男主角的情緒轉換。

為此,李易也很重視這場戲,甚至已經做好了NG幾條的準備。

準備工作完成,李易坐直了身體,戴著耳機,盯著監視器,拿起對講機:“開始吧!”

收到指令,很快地副導演就拿著喇叭大喊著:“無關人員撤出,現場保持安靜!”

“開機!”

“攝影就位!”

“錄!”

“《狙擊電話亭》,第四場,第一鏡,ACTION!”

伴隨著打板聲落下,為了不讓演員出戏,雖然說演員無實物表演是常有的事情,但是這場戲,是電話對話,所以,拍攝的時候,李易雖然沒有同步兩個鏡頭拍攝男主角和情人的鏡頭,可是對白卻是實打實的,直接就是讓飾演情人的女演員和他對話。

很快地,林俊榮就開演了。

他很熟練地投入硬幣,拿起話筒之後,左右瞄了瞄,這才開始撥號。

李易滿意的點了點頭,要知道這幾個小動作,看似普通尋常,但是還真的沒那麼容易演的這麼自然。

林俊榮也算是有心了,在演之前,就提前做過訓練了。

這年月,電話亭投幣打電話,早就已經過時了。

畢竟,都智慧手機時代了,所以,想要演出這麼自然,這麼熟練的動作,林俊榮在這之前,可是特意訓練了好久。

電影裡面的男主角,做這種事情不是第一次了,所以熟練是必然的。

他要演出這種效果,自然也需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