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沒有任何一句對白是廢話(第1/4頁)
章節報錯
“這個故事有意思,案件並不算複雜,不過,更多的像是在進行心理的博弈啊!”聽完李易的完整的構思,陳問不由地眼睛放光地道。
“不錯,而且你這電影拍攝的時候,肯定不會事先就告訴大家案子吧?”周果沉吟了片刻也說道。
李易點了點頭道:“如果拍攝的話,肯定不可能一開始就揭露真相,我打算從律師和阿德里安見面開始!”
“不過,仔細想想,你這個故事,好像未必一定要是外國背景啊,放在國內的確不合適,但是放在港島背景下,好像沒什麼毛病吧?”楚雪湘驀然說道。
“主要考慮到幾個點,第一個是法律法規方面的問題,第二個是社會背景和環境,你們覺得港島合適?”李易還是有些糾結。
如果可以,他當然更希望放在國內來拍。
“我覺得挺合適的,你自己就是港島人,這電影裡面其實關於法律法規的東西,其實並不是特別多,也不需要特別詳細,所以,我覺得沒毛病,完全可以改成港島背景。”陳問想了想說道。
大家都覺得,李易沒有必要把這個《看不見的客人》的電影放在國外去拍。
李易仔細回憶了一番,突然也覺得,好像沒毛病,《看不見的客人》這部電影裡面,好像的確並沒有什麼詳細的審判之類的劇情,更多的是在進行心理上的博弈。
簡單地說,主要劇情是在揭曉真相的過程,並不涉及到太多的辦案的流程,審判的過程等等。
這麼一看,好像的確沒有什麼問題,大陸是肯定不行了,但是港島的法律法規,或者說流程,也許和原版的西班牙的不同,但是大體上是沒有特別大的偏差的,主要偏差還是在於細節,可電影又不需要展現這些相關的細節。
總結來說,《看不見的客人》其實就是一句話:一個案件的三套說辭,男主在被害人母親的巧妙引導下逐漸卸下心理防備承認犯罪的過程。
當然,關鍵還是這個博弈的過程,如何拍的精彩,如何讓邏輯儘量的嚴密,這才是電影的關鍵。
回去之後,李易就開始著手寫劇本。
《看不見的客人》其實你要說什麼燒腦不燒腦的,真的不算燒腦,因為,電影的劇情,案件,其實都不復雜,複雜的是,電影的非線性敘事。
電影的劇情的順序安排,其實非常關鍵。
比如《看不見的客人》,一開篇就埋下巨大的懸念,因為並沒有誰知道,這個律師是假扮的。
透過對話,其實很容易讓觀眾瞭解一個大概的內容。
如果反過來的話,那麼懸念感就會差不少。
當然,博弈的過程,同樣的是重中之重,在李易看來,“假”律師這一點,其實可以算的上是一個BUG,但是這種BUG,嚴謹地說是BUG,可是放在電影裡面,這樣的BUG卻往往足夠讓人們接受的。
改成港版的《看不見的客人》李易發現,好像真的一點都不違和。
不過,這部電影卻需要非常精湛的演技,因為,整部電影,絕大多數的戲碼都是文戲,特別是涉及到心理博弈,對決,心境的變化等等,這些都是需要靠演員來透過臺詞,語氣,動作,表情等等來實現。
好在,電影的要求也只是演技,對外形,長相,這些等等,反而並沒有特別的要求,所以,對於李易來說,反而更簡單。
像陳問,陳偉傑這些人,其實都完全可以勝任男主角。
不過,既然改成港版的,那麼顯然陳偉傑更適合,至於是反派,那完全沒毛病。
收到李易的邀約,陳偉傑這一次,根本就沒有多考量就直接接了,主要是,他也特別喜歡這個劇本。
而女主角,需要一個年級比較大的老演員來演,這種演員在港島真的不要太多。
那些金牌綠葉,如今還活躍在影壇的真的不少。
至於說如何偽裝之類的,化妝術瞭解一下,有人說這是BUG什麼的,在李易看來,這真的不算。
畢竟律師和男主角之間,本身在這之前,並沒有特別多的交集,男主肯定認識律師,但是要說有多瞭解,不太可能。
再一個,大多數人,不會去第一時間懷疑律師是不是假扮的,畢竟,這種事情,發生的機率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