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又切換回1號背影鏡頭,夕陽下,那個身影突然又變得高大起來!

“CUT!完美!”李易對這個鏡頭非常的滿意。

有些東西,很難用言語來解釋,但是那種感覺,卻是實打實的!

反正就是讓李易覺得,這個鏡頭完美地為這部電影畫上了句號!

比之原版的那個結局的鏡頭要好的多!

“我宣佈《默默無聞》殺青了!”

《默默無聞》後期製作比很多電影都要簡單的多。

畢竟,這種劇情片,沒有什麼特效,不需要太多的其他的工作。

而且李易此前也想著,是不是改一改劇情的一些順序,塑造一些懸念之類的。

但是最後,他還是選擇了作罷。

因為,改完之後,雖然的確似乎增加了一點懸念,但是整體的風格卻就會顯得有些錯亂。

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默默無聞》這部片子更像是一部紀錄片,因為時間軸,完全是按照順序來走的,沒有什麼倒敘,沒有什麼亂序,也沒有多線敘事,一直都是沿著時間軸在走。

這種電影,其實在宣發上,並不討喜,而且紀錄片模式的電影,好處,或許有,如果看進去了,很容易讓人代入其中,但是同樣的,這種電影,往往缺乏很多商業屬性賣點。

所以,迪恩影業這邊,詹姆斯·迪恩也有些不確定這部電影的潛力。

第一場《默默無聞》的放映,是迪恩影業舉行的一場小規模內部看片會。

邀請的主要是一些院線的看片代表。

在好萊塢,其實很多電影都需要過這樣的程式,院線方面都會有自己的專業的看片人員,這些人,專業程度或許不如那些專業影評人,或者電影人,但是他們卻對市場很敏感。

雖然不能保證百分百準確,但是卻還是非常具有參考性的。

李易雖然對電影的票房並不是特別在意,但是每一個導演,對自己的電影是否能獲得更多的人的青睞,還是很重視的。

李易同樣的也是如此。

他自然也希望這部電影能夠獲得更好的成績。

電影很快開始放映。

電影的開篇其實沒什麼可說的,就是交代男主角約翰的職業,他的工作是一名窗戶清潔工。

這個職業其實在老美這邊,大家都很熟悉。

只不過平常並不會太關注就是了。

約翰每天的工作就是一邊隔著玻璃窗看著別人的熱鬧,一邊擦著自己的玻璃,當然,偶爾也會有些小驚喜,和可愛的貓咪,隔著玻璃窗對喵一會兒。

這種鏡頭還是蠻討喜的。

鏡頭移動,城市裡,高樓大廈無數,玻璃窗也無數,最終鏡頭聚焦到一個小窗前,玻璃窗的後面,一個小男孩正朝著窗外,他似乎在尋找著什麼。

其實這個時候大家都知道,這應該就是約翰的三歲的兒子麥克了。

突然這個小不點,好像看到了什麼,咧開嘴笑了。

小麥克溜下椅子,然後來到門後,看著緊閉的房門。

房門被開啟,約翰走了進來,大家都知道,小麥克剛才是看到了爸爸回來,所以第一時間來到門後等著爸爸。

約翰回來看到兒子,上前抱起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