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大魚(第2/3頁)
章節報錯
所以,往往一些拿到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導演,反而在拿到獎項之後,拍片的風格往往會有很大的變化。
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因為拿到奧斯卡對於很多好萊塢導演來說,會讓他們在劇組的話語權大大的增強,自然而然地會更容易或者情不自禁地夾帶私貨,而事實證明,過多的塞進去個人的想法太多,往往會讓電影變得更難懂。
不過,對於李易而言,卻根本不存在這種問題,畢竟,他一直都有著最高的話語權,他的電影,幾乎不容許他人插手。
“嘿,李,你的速度可真快,創作靈感也太豐富了!”詹姆斯·迪恩一臉驚歎地道。
什麼樣的導演最讓詹姆斯·迪恩這樣的資本家最為喜歡?
自然是效率高,質量好,又高產的導演了。
李易僅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就又完成了一部電影,雖然還沒有看到成片,但是不妨礙大家對李易的高產和創作靈感的滿溢而感到震撼。
因為是內部放映,所以自然沒有那麼多的例行公事。
其實內部放映會,也是好萊塢的例行公事了,幾乎每部電影在完片之後,都需要走這麼一個過場。
當然了,很多影片其實不僅僅是走過場,因為內部放映會,會決定這部電影的宣發規模和力度,只有內部評估看好之後,才能夠確定給予多大程度的資源的支援。
不過,李易的電影,卻真的就是走過場。
不管大家看好與否,都肯定會拿到最優級別的宣發資源。
小放映廳內,其實人不算多,但是卻也絕對不少了,零零散散地坐了有大幾十號人。
很快地銀幕就亮了起來。
在李易導演作品過去之後,很快地進入了正題。
第一幕是在一條河裡,在水下。
一條肥大的鯰魚游來游去,這就是“野獸”。
這個時候,愛德華的畫外音響起:“有些魚人們抓不到,並非因為他們比其他的魚更為敏捷或者更為強壯,只是因為它們有特殊的魔法。幸運也好,恩惠也罷,“野獸”就是這樣的一條魚。”
“野獸”遊過一個懸蕩的魚鉤,魚鉤上裝著魚餌。經過這個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誘餌時,“野獸”並不在意。
愛德華的畫外音繼續說道:“我出生時,它就已經成了傳奇之物。在亞拉巴馬,他躲過昂貴魚餌的次數比其他任何條魚都多。有人說此魚是六十年前在那條河中溺斃的盜賊的靈魂;也有人說他是從白堊紀倖存的頭小個兒的恐龍。”
鏡頭緩緩地淡化切換到了室內,牆壁上掛著小孩子的塗鴉畫。
床鋪上,躺著剛剛三歲的愛德華的兒子威爾!
威爾睜著眼睛聽爸爸愛德華·布盧姆講故事。
年輕英俊的愛德華誇張地打著手勢,以絕對的說服力描述每一個細節。
愛德華說:“我既不迷信,也不亂猜。我只知道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就開始想方設法地捕捉這條魚。”
“就在你出生的那天,我終於逮住了他。”
鏡頭再次切換,曾經的小男孩已經成長成了小童子軍。
他和其他的小童子軍們一起坐在篝火前繼續聽著父親愛德華講故事。
“我在他身上試過各種誘餌:蟲子、魚餌、花生醬、花生醬拌奶酩。但那天我腦中突然靈光一現:如果那條魚真是盜賊的亡靈,那麼普通的誘餌根本無濟於事。我得用他真正渴求的東西做餌。”
愛德華指指他的結婚戒指,戒指在火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其中一個小童子軍困惑不解地問:“是你的手指頭嗎?”
愛德華把戒指取下來說道:“金子。”
男孩子們都個神貫注,只有兒子威爾面露厭倦的表情。
因為這個故事他以前聽過。
愛德華繼續說道:“我把戒指綁在最堅韌的釣線上——他們說這根釣線結實得能把一座橋拉住幾分鐘——然後在上游拋杆。”
聲音沒有停頓,只是講述的愛德華的聲音,卻變得蒼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