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上的一連串意外和初識西方飲食的黃飛鴻和梁寬鬧了不少笑話。

一轉眼,就抵達了粵州,又是一段市井浮世畫。

街上人頭攢動,賣炒栗子的,賣狗肉的,買彩的,街邊還有人躺著吸大煙,在這個紛紛亂世裡苟且偷生。

底下有一群人正在遊行示威。

茶樓上有人問:“喂那邊又搖旗又叫喚的寫的什麼字啊?”

底下的聲音傳了上來:“反對馬關條約!”

可是卻惹來了店家的不滿:“你們瞎起鬨,我們怎麼做生意啊!”

遊行示威的人又大喊著:“反對李鴻章向日求和!”

其實這裡也透過這些人的遊行示威的喊話,交代了這電影的時間背景,正值清廷和日方簽署了不平等條約之——馬關條約,割讓寶島時期。

樓上有人問:“陳師傅,寶島在哪兒啊?為什麼打完仗還要割地賠款啊?”

“寶島在哪我不知道,當然是靠海了,叫島,對不對?”

“那有多大啊?”

“管他大不大,根本就不關咱們的事情,喝茶,喝茶!”

透過這幾個人的對話,也側面反映了,當時的底層民眾的心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寶島在哪,根本不在意,更多的是覺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那個問的人,也不是真的關心,只不過是充當市井茶餘而已。

其實這真不能怪普通民眾不關心時政,因為他們的教育程度,本就不高,對國家的概念也同樣的是一片空白,你可以說他們無知,但是這在當時,這樣的人比比皆是。

“填飽肚子再說!”

樓下有店主彷彿在呼應這句話:“我看你們是吃飽了撐的!”

十三姨穿著西式的服裝路過市集,卻惹來了民眾的圍觀和指手畫腳。

更有幾個小女孩拿來了狗血來潑十三姨罵她:“假洋鬼子,我們打她!”

梁寬看不慣,直接從旁邊的茶攤那裡抄起一個杯子就砸了過去,正好砸在了那個為首的小女孩的額頭上,他還想繼續砸,卻被黃飛鴻勸住了。

而實際上,這些小孩子是白蓮教的人!

與此同時又有民眾大聲呼喊著:“白蓮教在電報局門口開壇了!快點過去參拜!”

結果民眾們竟然真的一鬨而散,跑去看熱鬧去了。

“快去上一炷香,圖個吉利!”這句話也凸顯了這些人的想法。

黃飛鴻一轉頭,卻發現十三姨和梁寬走散了。

他也連忙跟著人群去尋找。

來到電報局門口,有民眾拿著爛菜葉子丟守在電報局門口的清廷官兵,看熱鬧的人圍了一圈又一圈。

中間是電報局門口,白蓮教的人燒紙跳大神做法。

“天風地火一齊來,殺盡洋人正氣在!”

“今有白蓮來救世,驅盡邪魔傳萬代!”

“燒電報局!”

十三姨和梁寬一起來想要找個好位置拍照。

結果那白蓮教的人口號還沒念完,就聽到“嘭”地一聲,一道火光閃過,卻是十三姨的照相機的曝光。

這一下子可謂是捅了馬蜂窩,白蓮教的人看到十三姨以為她會放電,是個妖怪,就一擁而上想要抓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