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第2/4頁)
章節報錯
三人來到城門處。
譚嗣同問:“袁兄你看這道城門像什麼?”
袁世凱回:“像一座里程碑,上面將記載我們三人未來的大事。”
王五看著城門說:“像一座墓碑,不知道有多少人的夢想和生命都埋葬在這裡,將來也一樣。”
九斤附了一句:“不像什麼碑,叫勿悲,有喜哎。”
而進城門的時候,九斤的話也很有意思,她說:“少爺您看您的前途一片光明!”
可是下一刻她又有些慌亂地說:“是誰撞到我了!”
一個聲音回答:“對不起啊,因為這裡實在是太黑了!”
可以說電影到這裡其實才剛剛開始,可是卻已經讓許多觀眾都對這部電影有了很高的期待感,因為那一句句臺詞,都讓人回味無窮。
哪怕是侍女和侍衛的一句對話,都無不在暗示著。
前途看起來一片光明,可是這裡實在太黑了!
也意示著,他們進入這偌大的京城的未來!
王五在京城創立“強武學會”大廳的牌匾上寫著康有為題寫的“士不可不弘毅”六個大字,矗立牌匾之下的王五和譚嗣同各有感懷!
王五:“從來憂國之士,俱為千古傷心之人。康老先生這條路很難走呀。”
譚嗣同:“只要志同道合,哪怕它滿路風霜,總有豔陽高照的一天。”
其實這也凸顯了兩人的心態的不同。
只是強武學會門可羅雀。
王五看著那把譚嗣同和袁世凱送給他的大刀,猶記得袁世凱說:“橫刀勒馬,笑傲山河,五哥,讓我們見識一下大刀隊的英雄本色。”
當看到王五的刀法,袁世凱感嘆道:“厲害,難怪劉永福的黑旗軍可以顯赫一時,果然強將手下無弱兵!”
三人上京之後,各有際遇,袁世凱長袖善舞,再加上有譚嗣同推薦給康有為,成功的接手新軍。
而王五成立強武學會,意圖為民間培養一群有志的男兒,希望能重振國運。
而譚嗣同寫“仁學”,立志維新變法!
三人再次重聚,譚嗣同拿出“仁學”,可是王五看完之後臉色就驟然一變。
譚嗣同卻道:“置之死地而後生!”
“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已經病入膏肓,我們再不能用頭疼治頭,腳疼治腳的辦法,一定要徹底推行變革,從頭做起!”譚嗣同顯得有些激動。
可是聽者卻各有心思。
譚嗣同說皇帝已經看過他的書,決定推行新政。
可是袁世凱對這個訊息卻很震驚。
王五雖然擔心譚嗣同,但是卻還是預祝他心想事成。
可是袁世凱卻有不同的想法:“凡事中庸,萬事三思啊!”
對於袁世凱的勸說,譚嗣同卻說:“時不與我,再拖下去,就沉淪萬世了!”
三人各有心思,一飲而盡。
王五由衷希望譚嗣同能心想事成,可是袁世凱卻若有所思。
與此同時,一陣琴聲響起,王五聽到琴聲驟然急停,就飛身上船,以為有血光之事,結果卻是誤會。
船上彈琴的女人卻喊住了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