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就知道吊人胃口!”

“本來還覺得國內搞科幻電影節有點扯淡,但是現在突然又有些期待起來了。”

“聽說是小成本科幻,按照過去狗導演的習慣,這是要給業界立一個標杆啊!”

“這麼說科幻影迷有福了,大製作咱們還拍不好,那就先來點小成本也OK!”

時間輾轉,過的飛快,很快地就到了華國首屆科幻電影節開幕的日子。

李易自然也出席了開幕式,不得不說這一次華國科幻電影節也是下了血本,李易就見到了不少國際上比較知名的科幻電影導演,而科幻電影節上也來了不少海外的媒體和影評人。

其實科幻這個類別在全世界範圍內,科幻迷都有不少,雖然說華國的科幻電影節,是首屆舉辦,但是這次因為也是下了血本,所以,宣傳方面倒是做的很不錯,特別是李易的《月球》也是頻頻被拿出來做宣傳。

畢竟,李易在世界範圍內也算是比較知名的大導演了,特別是他過去的幾部科幻電影,在科幻影迷當中還是有著不弱的地位的。

這次《月球》又打著《楚門的世界》之月球版,所以還是吸引了不少海外的影迷不遠千里來到華國參加這個科幻電影節。

而《月球》作為開幕影片,再加上李易本身的影響力,所以,放映《月球》的放映廳外面,很早就排起了長龍,幾乎可以說每一場都直接是爆滿!

電影節為了吸引人氣,自然不可能全部搞網路購票,而是給予了更多的現場購票的票額。

所以也造成了眼下的火熱的局面。

而等第一場《月球》放映結束,很多走出影院的觀眾都是一副悵然若失的模樣。

“怎麼樣?《月球》好看不?”

“好看是好看,的確不愧於月球版的《楚門的世界》,只是感覺比《楚門的世界》更加悲傷和絕望!”

“不行,我還得再看一遍,有幾個地方有些不太清楚!”

而很快地,科幻電影節首日結束,各路媒體,影評人就開始紛紛大書特書。

雖然科幻電影節的展映影片有不少,但是《月球》卻沒有任何意外是最受關注的,包括國內外的影迷都對這部電影無比的關注。

比這些影評更早出來的是網路上的短評論。

“李易說《月球》是未來版的吳剛伐桂的故事,此前還在猜想到底故事是什麼樣的。可是看完《月球》之後,卻發現,其實電影的男主角吳剛,比神話故事裡面的吳剛,要悲慘的太多太多!”

“我們國人都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都在感嘆故事裡的嫦娥在月宮只有月兔的陪伴,孤寂常伴,但是嫦娥還有人想她。《月球》卻告訴我們真正的孤獨是別人根本不知道你的存在,而你一直以為你在他們之中。”

“我唯一的朋友是一個又一個自己,靜觀他們短暫的燦爛,目睹他們暴斃於面前.這是何等的悲慼!”

“你問我孤獨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

“為什麼我反而覺得機器人八戒才是最孤單的?因為蛋機器被賦予了克隆人相同的情感和智商,那麼他和人有什麼區別?更可怕的是,克隆人只需要痛苦3年,而他的痛苦和孤單卻要持續到永遠!”

“世界上最極致的孤獨就是沒有人知道自己的存在,但卻不自知,就連靈魂根植的記憶和家園也都是虛假捏造的,那短暫而漫長的絢爛卻猶如透明煙火般,悄然綻放悄然消失。寂寞到骨子裡的故事卻透露著一股浪漫和詩意,對資本主義貪婪的譴責悄然有力,清冷的畫面卻帶來一絲溫暖。”

大眾影評網上,《月球》的評分高達9.2分!

當然這個評分肯定不是最終評分,畢竟,《月球》並沒有那麼完美,不過,卻也已經足夠讓人驚歎了。

而很快地長篇影評也新鮮出爐。

作為李易的鐵桿御用影評人杜向海打響了鼓吹《月球》的第一槍!

“《月球》講述的是一個孤獨者的故事!

李易導演說這是一個關於吳剛伐桂的故事,這個故事有很多個版本,其中一個是: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癒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因而後世的人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無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但是我想說,吳剛是因為犯了錯,所以被懲罰,但是至少,他是一個人,一個真正的人,他的一切包括懲罰都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