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怦然心動》的宣傳,迪恩影業這邊還是相當重視的。

畢竟,李易可是戰績斐然,他們雖然也知道,《怦然心動》和此前的那些個李易的電影,其實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這是一部比較小眾的影片,但是卻依然沒有任何小覷的意思。

電影的宣發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可是涉及到數以百萬乃至於千萬美刀的事情。

而一部電影的宣發做的好,那麼絕對能化腐朽為神奇。

《怦然心動》這部片子,李易的確沒太大的信心,但是他還是覺得,記憶裡的這部影片的宣發和上映,做的太差太差了,否則不至於一部被許多人叫好的影片,哪怕是小眾影片,哪怕是文藝片,也不至於只拿到不到兩百萬美刀的票房。

別扯什麼老美不喜歡小清新,不習慣看這種電影,這類的電影雖然少,但是真不是沒有,或許票房不可能像那些商業大片那般大爆,但是也不至於低到塵埃裡去了。

所以,李易還是想努力試一試,再一個,時代也不同,他的名氣也比曾經的那個這部影片的導演要大的多,所以,他認為還是有希望的。

其實輿論這東西,在老美這邊,還是挺容易就颳起風來的。

這次,李易和迪恩影業的策略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宣傳復古!

復什麼古?

老實說,小清新的電影,好萊塢這邊,要說多的確不多,但是要說少,那卻也正的不少。

而且很多都是在墮落文化盛行之前的。

那個時候,拍個純愛影片,小清新影片什麼的,真的不少見,只不過,在墮落文化盛行北美之後,那玩意就不吃香了。

但是同樣的也有人嘗試過拍這型別的影片,只不過,市場不買賬罷了。

背靠迪恩影業這樣的好萊塢傳媒巨頭的好處,在這個時候就顯露出來了。

迪恩影業這邊,先是選定了一個目標,一部九十年代的口碑非常好,但是票房卻很差的小清新文藝片。

這部片子也是迪恩影業當年發行的,接著就很簡單了。

迪恩影業開始運作,讓這部名為《兩小無猜》,是的,就是和《怦然心動》有些同型別的意思的老電影,開始在一些比較特別的院線上映。

好萊塢一直都有一些院線,常年播放一些邊緣電影,或者老電影。

當然,這種院線的影院,通常都不是什麼大影院,都是一些類似社群影院,或者慈善影院之類的。

《兩小無猜》是九十年代的好萊塢電影,這部電影,當年票房很差,但是口碑卻非常不錯。

如果想要運作出一部電影很火的局面,其實並不難,關鍵還是在於輿論和宣傳。

當然,通常來說,對於一些新片,是很難營造這種假象的,因為這需要的成本太高,但是對於老電影來說,卻真的不難。

迪恩影業將這部口碑好的小眾電影,在那些邊緣電影院進行放映,然後開始營造這部老片翻紅的輿論。

懷舊牌可以說絕對是無往不利的,因為任何人都有懷舊的情懷。

於是,網路上,社交平臺上,討論《兩小無猜》這部老電影突然翻紅的話題開始逐漸增多。

接著迪恩影業又開始邀請一些網路影評人們開始帶節奏了。

事實上,因為好萊塢電影產業早就已經成熟,而成熟就意味著,巔峰不再,再加上電影的投資越來越大,風險越來越高,所以,創新的,原創的電影越來越少,造成了,好萊塢主流影片,幾乎是IP,或者續集扎堆。

所以,對好萊塢的一切向錢看的行為,很多“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可以說多了去了。

“好萊塢越來越固化,越來越缺乏創新意識,越來越不願意創新了!如今,好萊塢電影續集滿地,彷彿不拍續集,不改編暢銷書,就不會拍電影了一般。”

“不止如此,暴力,血腥,姓,高科技,視覺特效,這些東西,開始霸佔大銀幕,越來越多的電影,開始追求這些感官上的刺激,卻越來越不走心了,近年來,好萊塢的電影,高評分,好口碑的越來越少,是因為觀眾不愛看其他的電影了嗎?並不是,日前,一部曾經的九十年代的小清新電影,沒有暴力,沒有血腥,沒有姓,沒有高科技和視覺特效,一切都是走心的電影《兩小無猜》開始翻紅,證明了,走心的電影,不管放在任何時代,其實都是能夠征服觀眾的!”

“《兩小無猜》嗎?我去看了,現在已經很難看到這樣的電影了!”

“是啊,很多人都歸咎於觀眾,可實際上,難道不是因為好萊塢的電影人們的不作為嗎?”

“日益高漲的犯罪率,盛行的墮落文化,從九十年代開始,讓我們的年輕人們,他們雖然天性未泯但自甘墮落,他們沒有任何意義上的精神信仰。這太可怕了!”

“.”

這些其實都只是一個引子。

很快地,這些引子就開始發酵,越來越多的人或者受到邀請,或者純粹地來蹭熱度,亦或者真的是有感而發,紛紛加入到討論之中。

一時間,人們開始大肆地批判好萊塢的保守和缺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