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恰恰他拿出來的是一個很“普通”的劇本,這反而在詹姆斯·迪恩這些人看來,風險就降低了。

《怦然心動》的專案,自然是以最快的速度透過了綠燈系統。

這部片子的投資的大頭,是李易的片酬。

剩下的反而都是毛毛雨了。

電影立項了,不過,選角的問題,卻擺在了李易的面前。

迪恩影業這邊,為李易尋找了好些個好萊塢比較有名的適齡的童星,可惜的是,李易試鏡之後,卻都不滿意。

其實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是原版的女主角,帶給李易的原版濾鏡,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年齡的問題。

說白了,《怦然心動》裡面的女主角的年齡,主要是在八年級左右,十幾歲的少女。

這樣的年齡,其實在演員裡面來說,是優點尷尬的。

李易要選的是那種乾淨的女主角,特別是眼睛和氣質方面,必須是那種渾然天成的純真感。

但是這是個什麼世道?

娛樂圈又是個什麼樣的圈子?

可以說,第一輪的這些個適齡的女童星,沒有一個符合李易的要求的。

因為這些人,是童星出身,演技什麼的,在李易的這部片子裡面,其實真的沒有那麼重要,關鍵是要的是那種感覺。

但是這些少女演員,不是說她們不漂亮,事實上,恰恰相反,這些青春洋溢的少女演員們,其實都很漂亮。

可是,她們已經進入娛樂圈這個大染缸多年了,身上的那股子氣質,卻很難達到李易的要求。

眾所周知,李易是不太喜歡用新人演員的,但是有時候卻也例外,比如這一次。

“新人演員?”卡洛斯不由地有些皺眉。

“不錯,我突然覺得,其實我們根本不該從這些已經小有名氣的演員裡面去選角,因為我需要的女主角,是純天然的,是還沒有被娛樂圈同化的演員,所以,新人演員我認為會是不錯的選擇。”李易淡淡地道。

卡洛斯回想了一下,李易這部片子的劇本,隨後點了點頭。

其實李易對《怦然心動》的票房並沒有什麼期待,畢竟,原版的這部片子,就沒有拿到什麼好的票房,甚至也沒有拿到什麼像樣的獎項。

而有意思的是,這部片子,在國內可比在北美本土有名的多了,有人說是因為,影片太過含蓄和小清新,更適合東方,反而不適合西方。

但是他就是想拍這部片子。

當然,記憶之中這部片子之所以票房慘淡,也和不受重視有很大的關係,畢竟,這是一部小清新電影,可以說是一部小眾的文藝片。

言歸正傳。

不同的導演對電影的理解是不同的,李易不懂原版的導演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但是他有自己的理解。

所以在選角方面自然也會有不同的要求。

很快地,卡洛斯又找來了一些合適的適齡演員來試鏡。

這一次,比起之前就要好多了。

而李易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其實這些卡洛斯找來的這些演員,並不是什麼新人演員,同樣的也是童星,只是不同的是,這些女童星演員,和之前那一批,最大的不同在於,這些女童星,雖然拍攝經驗豐富,但是卻並沒有那麼的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