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父親的故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父親寫的散文詩》比之早前的母親節的《當我成了母親》顯然更受矚目。
其實李易猜想過,《父親寫的散文詩》在父親節上線,應該會讓大家喜歡,可是卻也沒想到,這個作品,竟然會呈現席捲之勢,雖然沒有像那些流行歌曲那樣爆紅,是個人都能哼唱兩句。
但是卻引發了集體回憶潮,網路上,無數的網友,分享著關於自己的父親的故事。
“聽著這首《父親寫的散文詩》,讓我想到了我的父親,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著類似的經歷。
我的父親也有一個筆記本,只不過,上面記錄的不是散文詩,上面記著的是日常開支和收入,一筆一筆,清晰到一塊錢的早餐,三塊錢的午餐,到一筆一筆入賬。
我的老家在鄉下的村子裡,在我的記憶裡,父親一直在市裡火車站附近打短工,平時很難見到,許久父親才回家一次。
我記得那是我考上另外一座城市的大學的時候,父親從銀行取出一包錢,一張一張沾著口水數,數了一次又一次。大一的時候,我迷上了網路遊戲,經常整晚耗在校外的網咖裡。雖然感覺到有些虛度光陰,但身邊的同學們都差不多,不是打球,就是看電影,或者上網打遊戲,我也就釋然了,覺得大家都這樣,好像也沒什麼不對的。
暑假回家,我在家裡待了幾天,感覺特別無聊,就忐忑地對父親提出,想去他那裡玩幾天。至少那裡有網咖!沒想到父親竟然破天荒地答應了。
來到市裡,遠遠地,我剛下火車,就看到父親等在火車站的出口。經過一年大學生活的洗禮,我第一次感覺父親在人群中是那麼扎眼――衣服破舊,還寬大得有些不合身。
我忍不住提醒父親,衣服太舊了。
可父親卻說:出力幹活的,又不是坐辦公室,穿那麼新幹嗎?
我又說:那也太大了啊!
父親又說:衣服大點,幹活才能伸展開手腳,不然,一伸手,衣服就撕破了。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都會以為,是我的父親賺的錢少,當時我也是那麼想的,可是沒有想到的是,在2003年,我的父親月入就有四千多元,他不是沒有錢,這個收入,對於那個時候,其實已經不比一般的白領差了。
可是更讓我無法理解,和難以想象的是,有著這樣的收入的父親,竟然住在一棟民房的閣樓裡,只有六七平方米。除了一張鐵架床之外,還有個放洗臉盆的木架子,那個多處掉瓷的搪瓷盆上,搭著一條看不出本色的舊毛巾……
其實在那之前,我一直以為,父親在城裡過的是很舒服的日子,可是卻從未想到竟是這樣清苦。
父親把我帶回住處,就說:“你坐著,我要去忙活了。”
說著,就咚咚咚下樓走了。
我當時根本坐不下去,就悄悄地關上門,下樓,跟在父親身後,他想看看父親是做什麼的。
如今想來其實挺可笑的,做兒子的竟然不知道父親是做什麼的。
七彎八拐,我跟隨父親來到了冷庫。那兒聚集著十多個跟父親差不多的人,有的推著推車,有的拿著扁擔,大將看到父親從門衛那裡推出了自己的手推車。正在這時,一輛大貨車進入大院,父親和大夥一起,跟在車後擁了進去。幾分鐘後,我看到了父親,他弓著腰扛著大大的紙箱,走幾步,停一下,用系在手腕處的毛巾擦額頭的汗,再前行幾步,把背上的紙箱放到手推車上,接著又奔向大貨車,幾秒鐘後,又弓著腰扛來一個紙箱。
如此反覆七次之後,父親推著那輛車向冰庫走去,弓著腰,雙腿蹬得緊緊的,幾十米外的我甚至看得到父親腿上的青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