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創紀錄的票房(第2/2頁)
章節報錯
自然而然地票房也是水漲船高。
國慶檔七天的時間《高山下的花環》繼續狂飆。
連續七天票房過億,國慶長假結束的時候《高山下的花環》的票房就已然突破20億!
相對應的是《英雄的抉擇》這些同檔期上映的電影卻都紛紛成為了炮灰。
排在第二的《英雄的抉擇》國慶長假結束的時候,票房竟然只有3億多一點。
兩者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其實原本電影票房有可能更高的,趙光明透露過,這部電影是否包場,曾經也被拿出來討論過。
但是最後卻因為這部電影的特殊性,最終沒有能夠成行。
不過,無論是趙光明,還是李易對眼下的局面已經是非常的滿足了。
《高山下的花環》按照目前的熱度,可以說30億票房只是剩下時間的問題了。
因為《高山下的花環》已然拿到了延期秘鑰。
其實這部電影對於李易來說,最大的收穫,絕對不止是票房方面的收益,以及他個人又創造了一部票房新高的電影。
而是這部電影,讓李易幾乎可以說預定了明年的金龍獎。
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電影,可以說太太難得了。
哪怕李易資歷不夠,可是這部電影太特別了。
特別是在國慶假期結束之後,央視的新聞給了這部電影整整20多秒的報道。
直接讓《高山下的花環》在國慶檔之後,原本已經開始直線下跌的票房,再一次穩住了。
因為,雖然沒有官方包場,但是全國各地卻有不少單位卻自發地組織了包場觀影。
一部大爆的電影,總會讓人想要複製。
很多影視從業者都在分析《高山下的花環》這部電影到底為何能引發如此巨大的共鳴,是否有復制的可能性?
某著名電影人在看完電影之後,這樣分析寫道:
“《高山下的花環》說是主旋律電影,卻有血淋淋的現實:走後門的高幹子弟,聽不得批評的官僚領導,動亂年代造出的啞彈,戰士毫無“傳奇”的犧牲......
說是戰爭電影,絕大多數時間卻描寫戰前、戰後的生活: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溫馨,和戰士犧牲後家屬的哀慟,穿插在槍林彈雨中,實在讓人落淚。但也並不怨艾:連長和副連長為全連作出犧牲,“英雄母親”和妻子在後方支援,軍長把自己的兒子送上前線……原本高粱紈絝的趙蒙生也蛻變為一名人民的戰士。
這是一部很特別,也很奇怪的電影!
我們很多人可能都覺得,只要加入一些如靳開來,趙蒙生這樣的角色,就足夠了?
可是真的是如此嗎?
我看不然,《高山下的花環》的人物的確是最精彩的部分之一,但是大家發現沒有,其實整部電影關於戰爭的戲,真的不多!
很奇怪是不是?很多電影,最常用的煽情段落,無不是在那些電影用很長的篇幅塑造的角色,犧牲的時候!
可是這部電影沒有,從小燕京,到靳開來,再到梁三喜,他們的犧牲,幾乎只是一瞬間的,甚至只有靳開來,在最後還留下了一句話,而其他人犧牲的時候,甚至隻言片語都沒有留下。
這顯然很反常規,可是卻很真實。
但是電影並非沒有煽情的部分,恰恰相反,在靳開來犧牲的時候,在梁三喜犧牲的時候,我都忍住了,可是反而戰爭結束之後,那一段劇情,卻是讓我哭的跟傻子一樣!”